郭永懷(1909—1968),男,漢族,中共黨員,山東榮成人,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1931年7月,郭永懷入讀南開大學物理學專業。兩年后進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1940年8月,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1941年,轉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流體力學,1945年獲博士學位。次年,獲康奈爾大學航空學院教職,并成為該院創始人之一。
1956年10月,郭永懷從美國返回祖國,并擔任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1958年,任第二機械工業部九所(1964年2月改稱九院)副所長、副院長,開始了“兩彈”研制工作。同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郭永懷長期從事航空工程研究,發現了上臨界馬赫數,發展了奇異攝動理論中的變形坐標法,即國際上公認的PLK方法,倡導了中國的高超聲速流、電磁流體力學、爆炸力學的研究,培養了優秀力學人才。擔負了國防科學研究的業務領導工作,為發展導彈、核彈與衛星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因飛機失事殉職。1999年,郭永懷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他是該群體中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2018年7月,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國際社會發布公告,編號為 212796 號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郭永懷星”。
【糾錯】
【責任編輯: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