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整體概況
-
內幕交易案件最多 并購重組等成高發領域
上半年案件總體情況:一、案件數量仍居高位,重大案件上升明顯。二、傳統案件依舊高發,內幕交易仍為主要類型。內幕交易案件140起,占全部案發數的46%。三、“并購重組”、“舉牌要約”成為案件高發領域。
-
辦案特點:重點打擊內幕交易窩案 嚴查財務造假
證監會辦案特點:一、拓展執法領域,重點打擊內幕交易“窩案”。二、嚴查財務造假,發現多家長期違規信息披露公司。三、針對市場熱點,精準打擊團伙化、復合化操縱市場案件。四、對影響惡劣的其他市場違法行為,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
-
第三批專項執法查處18起內幕交易案
18起內幕交易案件特點:一是內幕信息知情人利用“高送轉”的內幕搶先買入股票;二是上市公司大股東和高管在業績預虧等消息發布前高位精準減持;三是舉牌方人員利用收購內幕實施內幕交易;四是中介服務機構利用工作便利獲取的內幕信息從事內幕交易;五是市場累犯、慣犯。
-
大數據讓“老鼠倉”無所遁形 多維度全面封堵
在捕捉違法線索上,證監會依托大數據監控技術對市場全覆蓋掃描,讓“老鼠倉”無所遁形。對歷史交易數據跟蹤擬合、回溯重演,市場監察部門精準鎖定可疑賬戶跟隨資管產品先買先賣、同進同出的異常交易線索,為更細致甄別違法行為,提供了充足、有效的證據。
典型案件
-
證監會嚴打市場操縱 “最牛散戶”徐留勝被罰1.1億元
“最牛散戶”徐留勝因利用資金優勢采用連續交易、大額封漲停、抬拉股價等方式操縱30多只股票等行為,遭證監會罰沒1.1億元。
-
證監會嚴查內幕交易 遠望谷實控人徐玉鎖遭重罰
證監會對遠望谷實際控制人徐玉鎖內幕交易“遠望谷”案作出行政處罰,沒收徐玉鎖內幕交易違法所得540余萬元,并處以1600余萬元罰款;對徐玉鎖兩次短線交易行為給予警告,并處以20萬元罰款;對徐玉鎖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
首例自愿性信披違法案獲查處 寶利國際定增計劃被迫中止
證監會查處了江蘇寶利國際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該案是首例針對自愿性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的案件。對寶利國際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周德洪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對相關責任人陳永勤等四人給予警告,分別處以10萬到3萬不等處罰。
-
5年違法交易股票154只獲利7千萬 林慶義被罰上億元
林慶義曾在南方證券建銀投資任職,2004年7月9日至2009年6月8日期間,他操作朋友姜某賬戶進行交易,期間累計交易股票154只,買入金額為5,079,233,979.67元,賣出金額為5,162,722,415.61元,共獲利70,653,391.23元。
相關報道
-
權威訪談丨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
證監會:嚴厲打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行為
-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查處王某等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答記者問
-
證監會對中國電建等5個企業債券項目依法履行注冊程序
-
證監會就《衍生品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二次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
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購買資產規則》
-
證監會修訂IPO現場檢查規定 強化“申報即擔責”
-
金融街論壇丨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
證監會:調整優化融券制度
-
證監會:階段性收緊融券和戰略投資者配售股份出借
-
證監會:凈化市場生態 防止“帶病闖關”
-
證監會:努力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新格局
-
公募基金銷售新規落地 逾17萬億元市場迎來新變革
-
2019年券商被罰1.3億元 從業者違法炒股是“重災區”
-
多部門聯手共建資本市場誠信生態 失信者將受到多處約束
-
易會滿:壓實債券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的責任
-
證監會公開征求意見,發審委人員結構將作重要調整
-
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規定
-
中國證監會:兩類證券期貨嚴重失信人將被采取懲戒措施
-
證監會嚴厲打擊信披違法違規行為
-
證監會處罰萬家文化案相關當事人
-
青松基金獲批 專業個人設立公募再添新軍
-
本周滬指終結“五連陰” 市場是否已經到底部?
-
證監會警示上市公司高管:不要做老鼠和蛀蟲
-
證監會回應上市公司不分紅:“鐵公雞”公司將被監管約談
-
監管政策發生變化 多家公司調整非公開發行方案
-
證監會:抑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行為
-
證監會回應“ST慧球事件”: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
證監會對7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
防范金融風險 證監會整頓違法交易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