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上市公司在新興產業、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群體中的代表性不斷增強,折射出我國經濟轉型的過程、方向和正在形成的突破口。
最賺錢上市公司中,除了凈利潤占A股上市公司總利潤半壁江山的銀行股,還有保險和券商股,金融行業“三駕馬車”成了2015年度最賺錢的行業。
面對協議上的白紙黑字,一些承諾主體試圖通過修訂補償條款來逃避補償責任,目前已至少有6家公司提出并同意修改補償條款,其中焦作萬方更是干脆徹底放棄對交易對方的追責。
從行業方面看,業績增長最明顯的是新興行業,如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等。分市場看,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業績增長總體情況好于主板公司。
梳理年報等數據發現,截至去年四季度,具有轉型概念的房企被機構增持較多;保險資金投資地產公司方面,民營險資成為主力。
據統計,兩市共有30家上市公司存在被*ST的可能,這也是A股2015年年報最后一批地雷股。
五大國有銀行及多家股份制銀行均已披露2015年年報,相較于往年,今年的不良貸款已由長三角蔓延至中西部地區。
私募機構的動向一直為市場關注,四季度海翔藥業、齊星鐵塔等公司獲得私募機構大幅加倉;上海三毛則遭到王亞偉管理的產品大舉減持。
截至2月17日,在已經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保險資金現身銀泰資源、精華制藥等9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持股總數達6950.81萬股,市值達到18.49億元。
很多A股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進入合理估值區間,投資價值凸顯,尤其是那些基本面較好、股價已經跌破其每股凈資產的績優公司,有望出現估值修復行情。
創業板和中小板業績預告基本披露完畢。剔除金融板塊后,1265家“中小創”公司中,預增297家,預減100家,續盈150家,續虧12家,首虧83家,扭虧50家,略增376家,略減192家。
約40%的銀行家認為其所在銀行今后三年的不良資產率將在1%至3%之間,說明風險管理已成銀行業的當務之急。
今年以來,部分上市公司已交出2015年的全年成績單。據統計顯示,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時,滬深兩市已披露2015年年報及年報業績快報的上市公司已達108家。
市場風險得到快速釋放,部分公司投資價值隨之顯現。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年報披露的依次展開和市場的逐步回穩,上市公司年報業績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除了市場已經認可基本面向好、股價業績雙飆升的個股,還有一些基本面較好的個股可能還沒有被市場發掘。
上市公司年報漸次披露,基金機構的持股“排兵布陣”也正在逐漸顯現,去年四季度基金機構持股風格以“分化”為主。
挖掘業績持續高成長的個股成為當前市場參與者的重要功課。其中,主營業務構成出現積極變化的個股值得投資者關注。
據統計,本周將有15家上市公司披露2015年年報,其中,業績預喜公司達到9家。此外,投資者仍需警惕“業績地雷”。
數據顯示,上周共有177家公司披露2015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有46家公司業績預增、35家公司業績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