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王忻)母乳是自然界赋予宝宝的最佳营养品,不仅为宝宝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还蕴藏着神奇的自护力量。科学研究表明,母乳不仅是宝宝的最佳口粮,更是像一个精密协作的“生态系统”,其含有的有助于宝宝成长发育的关键成分,如A2型蛋白质、HMO(母乳低聚糖)和益生菌,都能帮助宝宝建立起强大的原生自护力。
如今,许多家长在挑选奶粉时,也希望找到母乳同款营养物质,续航母源自护。那么,如何识别这些“守护卫士”?本文将深入解读母乳中的“自护黄金三角”,揭示他们如何通过肠道消化“减负”到防御强化,再到菌群平衡的全链路守护,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肠道是宝宝健康的“守门员” A2型蛋白质来帮忙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研究表明,人体约70%的免疫细胞集中在肠道,肠道不仅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还承担着重要的免疫功能,像“守门员”一样阻止有害病菌入侵,是阻挡外界病菌侵袭的重要防线。
由此可见,肠道健康直接影响宝宝的整体自护力。而母乳中蕴含着多种帮助宝宝肠道健康的关键成分,其中的A2型蛋白质在消化吸收和自护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作为宝宝严选的母乳,之所以能带来更好的消化吸收,首先和母乳蛋白质类型息息相关。科学家发现,母乳中的β-酪蛋白类型是A2型蛋白质,不是A1蛋白。A2型蛋白质是一种更亲和人体的β-酪蛋白类型,相较于A1蛋白,A2型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能够减少消化不适,降低炎症反应。
此外,研究表明,A2型蛋白质还可以提升自护因子GSH(谷胱甘肽)浓度高达4倍,帮助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助提升宝宝自护力。GSH(谷胱甘肽)这一抗氧化物质对于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在选择新生儿奶粉时,要关注蛋白质类型,尽量选择与母乳蛋白质类型一致的A2型蛋白质,以降低消化负担,同时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
肠道内总是“争斗”不断?良好肠道微生态是关键
正在发育中的宝宝肠道还很稚嫩,肠道菌群容易受到外界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一旦有害菌占据优势,宝宝就可能出现腹泻、便秘、免疫力低下等问题。除了良好的消化吸收,宝宝自护系统的成熟还需要平衡的肠道菌群来帮忙,建立良好的肠道微生态。
近年来,科学家对母乳的研究发现,HMO(母乳低聚糖)与益生菌,对宝宝创造良好肠道微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HMO是肠道微生态的“防御高手”。作为母乳中第三大固体成分,HMO是母乳中的“主动防御系统”之一,也是近年来热门的自护明星营养成分。HMO成分极其复杂,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是2'-FL,研究发现,它能促进有益菌增长,正向调节自护系统,增强宝宝抵御感染的能力。配合不同结构的HMO,如3’-SL & 6’-SL等, 可以进一步增强自护能力。
此外,良好的肠道微生态还离不开“金牌辅助”益生菌,婴儿肠道中最早定植的菌群来源于母乳微生物,其中母乳也含有的双歧杆菌是首批定植的益生菌之一。益生菌对宝宝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双歧杆菌等菌种已被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证实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双歧杆菌与自护CP益生元搭档共同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附着,帮助宝宝平衡肠道微生态,提高自护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内双歧杆菌占比可达30%,因此,在选择配方奶粉时,家长们在关注益生菌含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其种类。
选奶粉记住三个关键词,科学延续母源自护力
母乳一直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研发的黄金标准,也是其模仿的终极目标。对于新手爸妈来说,面对复杂的配料表,如何精准选择,续航母源自护?
专家建议,可以遵循“以肠道健康为自护标尺”的原则,重点关注母源自护三大关键元素:A2型蛋白质,HMO和益生菌,组成“自护黄金三角”。遵循科学选奶三步法:
第一步,优先选择A2型蛋白质(不含A1蛋白)奶粉,确保是否能从源头拒绝A1蛋白或已通过权威评测认证,最好是只专注于A2型蛋白质产品的品牌。
第二步,关注HMO的种类与含量。单一HMO无法全面模拟母乳的防御功能,优质奶粉应高含量添加2'-FL、3'-SL、6'-SL等复合HMO组合。若营养成分表中仅标注“低聚糖”而未列明具体种类,需谨慎选择。
第三步:选择活菌足量的益生菌,尤其是含足量双歧杆菌的奶粉。益生菌的活性与添加量直接决定其效果。建议选择标注具体菌株(如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N019)的产品,若奶粉中还添加益生元(如GOS),则能进一步提升益生菌的定植效率。
此外,宝宝的营养需求会随着生长发育不断变化,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生长情况,定期咨询儿科医生或营养专家,适时调整奶粉选择,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奶粉,确保宝宝获得最适合的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