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合”成為最重要的關鍵詞

2015年,“合”成為最重要的關鍵詞

導讀:
一批包括能源、航運在內的傳統巨頭兼并重組,力求消化過剩產能以成為更有效率的領軍者;一批包括滴滴快的、去哪兒攜程在內的新興企業(yè)合縱連橫,整合同質業(yè)務催生出各自行業(yè)的小巨頭。
“央企艦隊”2015集結出發(fā) 從大到強還需幾步?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 徐曼曼)即將過去的2015年,無疑將載入國資改革的史冊。

  多個兼并重組方案的密集落地,頂層設計文件的出臺,夾雜著市場的種種想象,共同構成了2015年央企大整合的波瀾景象。隨著國資委直接監(jiān)管企業(yè)從最初的196家銳減至目前的107家,標志著央企重組在今年進入一個新的加速周期。但接下來,“大象”該如何起舞、1+1之后所形成的合力能否突圍行業(yè)困境,仍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央企“新巨頭”時代啟幕

  2015年,“央企艦隊”集結出發(fā),大重組、大整合時代開啟。年初,中國南車、中國北車——中國最大的兩家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商在分開15年后再度合并。5月,國家核電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宣布正式合并,新公司資產規(guī)模超過7000億元。

  進入12月,央企重組更是出現“加速度”。短短十天時間里,三起在集團公司層面的央企完成重組:12月1日,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和珠海振戎公司實施重組;12月8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與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宣布實施戰(zhàn)略重組,中冶3500億資產并入五礦;12月11日,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整合方案獲批,5000億元資產航運浮出水面。

  其中,五礦與中冶的“合體”更是被外界視為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中央企業(yè)層面供給側改革增添發(fā)展動能、驅動轉型升級的首個發(fā)力之舉,意義重大。

  回顧國企改革的歷史脈絡可以發(fā)現,央企整合并非新鮮事物。早在2003年,國資委成立之后為加強市場化競爭,對大國企進行拆分,中國南車、國家電力公司、中船工業(yè)、中核工業(yè)等企業(yè)都是由當初國家所有的總公司拆分而來。如今,央企從十余年前“分”轉向了今天的“合”。特別自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新一輪國企改革的路線圖劃定,中央層面的頂層設計文件也于2015年9月正式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將逐步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創(chuàng)新發(fā)展一批國有企業(yè)。

  著名財經評論家溫鵬春表示,從整體來看,國企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并駛入快車道,在明年全面啟動的新一輪改革中,國企改革有望一路乘風破浪,成為引領、推動改革的排頭兵。

  重組邏輯漸明朗

  對于央企整合的內在邏輯或路徑選擇,中信證券的一份報告判斷,央企整合存在三條路徑:一是同業(yè)競爭的央企合并同類項,提高市場集中度;二是產業(yè)鏈不同環(huán)節(jié)的央企進行一體化,塑造產業(yè)鏈優(yōu)勢;三則是混業(yè)經營的央企實現專業(yè)化分工。

  第一條路徑選擇針對外向型央企,其中,南車北車的整合無疑是此類路徑的典型案例,具有風向標意義。

  李克強總理曾對本輪整合央企整合作出明確定位,“促進強強聯合,優(yōu)化資源配置,有效解決重復建設、過度競爭等問題。”

  在新一輪國資改革中,通過兼并重組讓國企迅速做大做強是主要思路。有分析認為,政府強力推動“國家公司”的整合,是希望避免內耗,打造出在各行各業(yè)能夠與國際巨頭競爭的、有國際競爭力的央企。

  《指導意見》中也提出,“鼓勵國有企業(yè)之間以及與其他所有制企業(yè)以資本為紐帶,強強聯合、優(yōu)勢互補,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國公司”。

  國泰君安分析師喬永遠表示,國企改革和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決定了部分央企的合并重組是大概率事件。沒有央企的大重組、大整合,“中國制造2025”不可能順利實施。“一帶一路”不僅讓高鐵成功走出了國門,同時也展現了中國裝備和中國制造的實力,使更多的行業(yè)成為受益者。央企“強強聯合”的方式短期內可以避免內部的惡性競爭,打造國家品牌,對“走出去”效果最為明顯。

  而對于內向型央企,則可能采用第二種路徑。中信證券認為,兼并重組有利于這些企業(yè)從過度競爭和產能過剩中走出來,提升集中度、率先做大。五礦和中冶的重組,便意味著央企重組從此前的平行對等重組延伸到并入式重組,成為央企重組的新模式。

  一位國資委專家認為,并購的目的是進行資源整合,實現最優(yōu)最強,在五礦、中冶兩大央企重組之后,其運營效率提升后會對行業(yè)內同類國企與央企形成一定的業(yè)績壓力,逼迫更多國企與央企主動參與重組合并,比如中鋼、中國有色等。另據了解,這一方式或將復制在招商局整體并購中外運長航集團的重組案例中。

  未來大象如何“起舞”?

  隨著央企重組整合大幕的拉開,業(yè)界也期待“大而不強”、連續(xù)虧損、產能過剩等等困擾央企改革的一系列積弊,能夠隨著這次的大整合得到有效解決。

  財政部發(fā)布的今年1—10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國有企業(yè)營業(yè)總收入367904.8億元,同比下降6.3%。利潤總額18806.6億元,同比下降9.8%,其中地方國有企業(yè)利潤連續(xù)3個月出現同比下降。

  此外,虧損也正在成為部分國企的大問題。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306家上市央企及其旗下子公司中出現虧損公司67 家,占比為21%。

  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介紹,國有企業(yè)在傳統產業(yè)、產能過剩行業(yè)、重化工行業(yè)分布較多,負債率普遍較高,潛存不少風險隱患,做大、做優(yōu)、做強將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鋼鐵行業(yè)的央企或將成為重組重點行業(yè)。“從最近中冶、五礦的重組來看,行業(yè)虧損嚴重,轉型困難的央企面臨重組的可能性要大的多,而鋼鐵行業(yè)的嚴重產能過剩,以及目前的需求疲軟恰恰符合這一特點。”

  在多位專家看來,過去的發(fā)展思路已經開始不適應現在的消費需求,需要通過供給側改革實現新的增長,而改革首先要從國企開始。

  中國企業(yè)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指導意見》為供給側的改革做了充分的準備與動員。“國有企業(yè)改革是供給側改革的主體。《意見》貫穿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想,國有企業(yè)推進按照市場原則實施產權多元化、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對管理人員實施市場化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減少政府對企業(yè)的各種束縛等改革措施,體現出來的核心思想是‘放松管制、對內搞活、加強監(jiān)管、轉型升級’等典型的供給側管理思維”。

  分析認為,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央企提質增效的總思路與“供給側”改革有著很高的契合度,將對調整我國產業(yè)結構、減少產能過剩、化解供給壓力發(fā)揮重要作用。

  新的舞臺已經搭好,大戲即將連臺。市場希冀供給側改革能夠成為央企改革的一劑良藥,助力“大象”未來出現脫胎換骨改變。

全 文
互聯網圈迎“新巨頭時代”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萬方)如果說2014年的互聯網行業(yè)還是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那么“聯姻、融合”則給2015的互聯網圈帶來一絲看似溫情的色彩。

  無論是細分領域內的“死對頭”開始大談“戀愛”,還是長期盤踞巨頭之位的BAT向圈內外大佬頻拋橄欖枝,都印證了騰百萬成立新聞發(fā)布會上馬化騰的那句話,“融合是趨勢”。

  在融合大潮的滌蕩中,互聯網原本混亂的格局更顯明晰,隨著各個企業(yè)大打縱橫捭闔之牌,新的巨頭應勢而生。整合后的資源聚合,讓市場寡頭地位愈顯突出,同時小企業(yè)生存空間愈發(fā)逼仄,互聯網圈層從整體生態(tài)到細分行業(yè)正在迎接“新巨頭時代”。

  “小小”聯姻 卡位細分領域頭把交椅

  今年以來,出行、本地生活、OTA(在線旅游)等互聯網細分行業(yè)相繼曝出老大老二合并的消息。原本價格戰(zhàn)大行其道,非你死便是我活的硝煙戛然而逝,取而代之的是為看客津津樂道的互聯網“新小巨頭”。

  2月14日,一度苦陷燒錢大戰(zhàn)的滴滴、快的情人節(jié)“浪漫牽手”,宣布實現戰(zhàn)略合并,被戲稱為互聯網圈子內最會燒錢的兩家企業(yè) “閃婚”,讓人大呼神奇。有分析認為,在外部競爭壓力、政策環(huán)境加劇,內部燒錢模式無以為繼的關卡前,同質化嚴重的兩家公司選擇走到一起實在意料之中。

  合并閘口一開,浪潮洶涌而來。

巨頭更迭:從滿足需求到創(chuàng)造需求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 黃博陽)時代在變。

  2011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在限制中突飛猛進,彼時的房企大佬是各大財富榜的常客。但同時,去化率的陰影那時就已經襲來,萬科曾經堅持多年的“開盤首月銷售60%”原則失守;

  2012年,電子商務開始爆發(fā),天貓、京東、蘇寧展開極富盛名的“三國殺”大戰(zhàn)……而今,天貓?zhí)K寧已聯手,騰訊亦入股京東,從“撕”到“合”,僅僅用了不到四年;

  2013年,國產智能手機成長惡猛,小米在彼時全年售出1670萬臺手機,含稅收入高達316億。而同一年,另一件手機行業(yè)事件卻令人唏噓,9月份微軟宣布收購昔日巨頭諾基亞大部分業(yè)務,并享有永久性續(xù)約權;

  2014年,隨著紐約交易所開市鐘聲的敲響,阿里于9月19日成功登陸紐交所,馬云在2000多字的招股書中,24次提到了“生態(tài)系統”,也正是由此開始,互聯網界的“BAT”三巨頭開始了總量數千億元的圈地大戰(zhàn);

  2015年,一大波30歲上下的創(chuàng)業(yè)者席卷了財媒版面,很多人的商業(yè)模式或聞所未聞、或極具挑戰(zhàn),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而僅僅不到一年,這一輪浪潮又到了淘沙的時刻,去偽存真的節(jié)奏快得前所未有。

  ——沒錯,時代一直在變。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以來,發(fā)展引擎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三駕馬車”,各界均已充分認識到,須要從推動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出發(fā),探尋全新動力。

過去這一年到底誕生了哪些新巨頭?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 偷拍被发现视频一区二区 | 五月天久久成人AV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做 | 午夜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