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的純牛奶,是靠奶粉沖兌的?
“純”字從何談起? 今天早上起來看新聞,留意到關于國內食品的兩則消息。一是有專家稱:國內的液態奶存在著普遍的欺詐行為,保守估計,可能60%以上液態奶都是由奶粉沖兌的,里面添加了各種香精和添加劑;二是央視記者發現:肯德基、真功夫的冰塊菌落數量超出馬桶水,高出國標19倍。我想說:我和小伙伴都驚呆了!
一場“純牛奶”式的欺騙? 說起來,奶粉你可以買進口的,但液態奶你目前只能買國產的。也許正是因為“我的地盤我做主”,使得奶粉沖兌而成的“純牛奶”橫行于世。想不到,消費者在經歷了三聚氰胺式的欺騙后,還要再來一場奶粉沖兌“純牛奶”式的欺騙。無奈。
國人胃腸還需幾多考驗? 神父:你是否愿這個男子成為你丈夫?陪他吃沖兌奶、注水肉、明膠囊......直至永遠?新娘:我愿意!神父:你是否愿這個女人成為你妻子?為她買鎘大米、瘦肉精、地溝油……直至永遠?新郎:我愿意!
告訴你把飯菜拍照上傳的真相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很多人無論在哪吃飯都喜歡把菜拍照上傳!直到食品安全問題頻出,我終于悟透了,他們是害怕萬一哪天自己食物中毒了,那么他們發的最后那道菜就是罪魁禍首,告誡大家不要吃這道菜!
打響食品安全的保衛戰
關注食品安全,需要正能量 最近網絡帖子比較負面,諷刺挖苦,詼諧幽默,往往直接鞭撻物價颮高、食品安全、環境污染。開始讀時會覺得很爽,見得多了內心隱隱不安。當我們緊緊盯住丑陋而大似擴大時會不會怱略了向社會向下一代傳遞真善美呢?是不是當我們樂此不疲的轉貼這些段子時又何償不像那些不孝子在當眾嘲笑自己的家。
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劇毒農藥種生姜,狐貍老鼠烤肉串,國人胃腸還需幾多考驗?每一口毒素下咽,都有逐利而生的貪念,也有基層監管的漏洞。“教你分辨真假羊肉”、“如何識別毒生姜”,微博流傳的科普段子,讓人尷尬:難道要人人成為食品安全專家,才能守住自己“舌尖上的安全”?
比登天還難解決的問題 有個段子,記者問,神十飛天說明了什么,老大爺答:“說明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比登天還難。”大家都笑了。對食品安全,我們憤怒太久痛恨太久,如今又出現了沖兌的牛奶,一而再再而三,公眾的情緒只剩下嘲弄。笑的背后,是可怕的信心危機——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不抱什么信心。
重塑國產乳業的市場公信 沖兌了的牛奶又一次引發了人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回憶起網絡上曾一度流行的有關食品安全的段子,讓人不禁問一句,食品安全真的那么難以實現嗎?記得三國中劉備有句話說得好:“天下喪亂之根源首在人心之喪亂,故要收拾天下,首在收拾人心。”其實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也在人心。
更多精彩請點擊
責任編輯:田欣佳
本作品觀點及圖片為新華網友提供,本網不負責證實原創性及真實性,如需轉載請聯系作本人。
液態奶是奶粉沖兌,監管環節請別再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