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加速行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及推動力量,金融行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行業。深耕行業十年,華為已成為全球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伙伴,攜手全球150多家伙伴合作構建了200多個金融解決方案,服務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金融客戶。智慧金融業務也成為華為增長較快的企業業務。
6月3日,在華為智慧金融峰會2021現場,新華網專訪華為董事、華為企業BG總裁彭中陽。彭中陽就智慧金融在華為的戰略定位、華為攜手生態伙伴賦能金融行業取得的成果及未來華為智慧金融業務布局進行分享。
彭中陽指出,金融機構要構建云原生轉型及場景加生態的能力。在金融領域,華為也將從技術、場景、生態的共創及全球化共建四個方面,與生態伙伴共同探索升級之道,成就金融機構成為敏捷的、具備數字化能力的生態企業。
“云+端+生態+場景”:使能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技術發展催生出新的服務場景和商業模式。因此,金融行業需要擁抱新技術,自我重塑以應對新的場景與業態。“在產業融合與升級的大趨勢下,金融服務將升級到以‘云+端+生態+場景’為基礎的運營,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將向產業金融服務升級。”彭中陽說道,“華為在創新技術研發上持續加大投入,以云、管、邊、端,全場景,全棧的產品組合優勢,向上進行應用賦能,聚合物聯網應用、硬件、產業生態,與金融機構共同探索面向未來的需求,敏捷創新。我們愿與客戶、伙伴一起,通過技術、場景、生態的共創,基于全球化能力成就金融機構成為更好的數字化生態型企業”。
談到場景化解決方案賦能金融行業的具體實踐,彭中陽分享了華為與浦發銀行聯合打造的“浦慧云倉”解決方案。它通過先進的智能攝像機和AI算法技術、RFID電子標簽/讀寫控制器、各類傳感裝置、智能終端等搭建一個智慧倉庫,對貨物入庫、出庫、保管進行全面的跟蹤分析,讓銀行實時掌握動產狀態,有效把控風險。解決動產融資中信息不對等、反饋不及時等問題。
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計劃:攜手能力型伙伴做強生態
生態伙伴一直是華為所看重的,峰會期間,華為正式啟動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計劃。對此,彭中陽表示,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計劃旨在聯合金融行業有能力、有意愿與華為合作的全球伙伴,整合華為與伙伴在金融數字化轉型上的經驗、技術創新能力,一起構建行業領先的解決方案,拓展全球市場,做大金融科技蛋糕,實現商業共贏。
據悉,華為攜手生態伙伴構建的金融解決方案,多領域廣覆蓋。從銀行核心到AI智能聊天機器人,從智能網點到移動辦公APP,從商業智能到智能數據湖解決方案等。同時在全球已有很多成功實踐:與伙伴在非洲為NCBA銀行提供小額信貸產品及技術底座,以線上自動化方式為用戶提供便捷放款信貸服務,使服務覆蓋更廣,金融業務更安全,服務當地超過五百萬用戶;與伙伴在東南亞為領先的區域銀行建立數字新核心系統,相比原系統,海量并發交易性能提升百倍。
彭中陽表示未來華為將著力發展三類能力型伙伴:有銷售能力和銷售隊伍的銷售伙伴、有金融信息化經驗和場景金融服務能力的解決方案伙伴、有咨詢、服務、運營能力的服務與運營伙伴。同時將設立專門的隊伍,在應用場景、技術架構、運營支持、合作與推廣等多方面幫助伙伴提升能力,形成商業正循環。
“1+2+3”:構建全聯接、全智能、全生態金融服務體系
對于金融機構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彭中陽認為,應借助科技塑造新的核心競爭力,從頂層規劃、敏捷與生態能力、戰略等層面,實現構建全聯接、全智能、全生態的金融服務體系的目標。
首先,有一套清晰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將智慧金融規劃上升至頂層設計層面。其次,重構敏捷和生態兩方面能力:一是積極擁抱云并重構敏捷的能力。讓組織變得敏捷、讓敏捷成為一種組織文化;二是構建“場景+生態”的全新服務模式和能力,實現金融服務與產業場景融合,形成生態。最后,從戰略層面落實三件事情:實現萬物智聯;實現智能風險管理;深入行業場景。
2020年,華為研發投入達1419億人民幣,營收占比高達15.9%;華為企業業務持續打造場景化的行業解決方案,構建數字生態,助力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在客戶、伙伴的鼎力支持下,企業業務收入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同比增長23.0%。
面向未來,彭中陽表示,作為ICT產業的關鍵一員,華為會堅定地擁抱數字生態,聯合全球范圍的生態伙伴,開放經驗,共同探索銀行與行業場景融合的聯合創新能力,持續為全球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提供創新的技術服務,做金融業客戶背后的有技術、懂行業、懂場景的可信賴合作伙伴,成就金融機構成為更好的數字化生態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