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榮譽出品
本期策劃:新華網時政頻道 責編:馮文雅
霧霾散去 別好了傷疤忘了疼
霧霾散去 別好了傷疤忘了疼
  最近幾天,霧霾成為熱門話題。面對此次霧霾事件,應急成為人們談論最多的關鍵詞。北京啟動應急措施停止部分地區中小學生戶外鍛煉的做法深受好評,也有網友呼吁推行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減少出行和戶外逗留。但在某種意義上,最好的應急是讓霧霾徹底遠離。與其臨時抱佛腳的倉促應對,不如未“霧”綢繆,通過平時的努力減少和避免霧霾發生。全社會要走出“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泥沼。 …[詳細]
      霧霾不散 冷空氣或來救場
  中央氣象臺14日預計,新一輪冷空氣將于16日“光臨”我國大部地區,屆時,籠罩中東部地區多日的霧霾或將消散。中央氣象臺14日繼續發布霧霾黃色預警:預計14日白天到夜間,京津地區、河北中南部、河南東北部、山東中西部、遼東半島、蘇皖大部、浙江中西部、福建西北部、江西大部、湖南中南部、湖北中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北部、云南南部、貴州東南部以及廣西中北部等地有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200米。 …[詳細]
  “從16日開始,有一股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的霧霾天氣將會自北向南逐漸消散或者明顯減弱。”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說。霧霾天氣使空氣質量明顯降低。氣象專家提醒居民需適當防護,盡量減少室外暴露的時間,減少開窗。由于能見度較低,駕駛人員應控制速度,確保安全。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也要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詳細]
      霧霾警示 我們需要改變什么?
  近幾天,許多外出的北京市民或戴上了厚厚的口罩,或用圍巾將面部裹得嚴嚴實實:“擔心空氣中有毒!”呼吸道疾病人驟增,很多醫院的呼吸道科和兒科的患者排起長隊。北京兒童醫院日均門診量近1萬人次,其中30%是呼吸道疾病??諝馕廴?,人人都是受害者;然而多數人也承擔著或多或少的責任。據北京市公布的數據,四分之一的PM2.5是“輸入性”的,四分之三則是北京地區“自產”的汽車尾氣、燃煤排放、工業企業排放、工地揚塵、農業焚燒秸稈等。其中,汽車尾氣大概貢獻了22%以上的份額。 …[詳細]
  《2012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顯示,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0754.6萬輛,已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當前中國汽車二氧化碳排放每公里約為160克,歐洲的目標為95克,機動車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拔廴咎鞖庀?,少開車,應是每個公民的自覺。”一家國際環保機構的專家周嶸認為,目前,我國的人均消費水平還較低,未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機動車、電子產品、服裝等的保有量越來越多,這些個人消費帶來的污染排放,令環境難以承受。環境破壞容易,恢復卻需漫長時日?!岸眷F”面前,付出了代價的我們都應該反省,哪些生活習慣增加了“環境負荷”:亂扔垃圾,無視垃圾分類,貪圖方便用塑料袋、一次性物品,焚燒樹葉、秸稈,無節制購物……“如果每個人都能理智消費,抵制浪費性消費,實現綠色出行、綠色生活,就會為環境的清新怡人作出一份貢獻。”周嶸說。一場罕見的霧霾天氣,讓人們意識到,我們需要改變的還有很多。歸根到底,是轉變發展方式。王毅武說,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消耗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放眼未來,一個天藍、地綠、水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中國”,必須對形形色色的污染說“不”。 …[詳細]
      面對霧霾天氣 大家都是責任人
  這些年來,霧霾天氣于我們而言已不陌生,對于它產生的危害也愈發清晰。但對于將霧霾天氣提升到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高度加以對待,無論全社會抑或個人,無論是在認識上還是行動上,顯然遠遠不夠。現代社會的發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為前提。雖然“低碳”、“綠色”等口號,喊得一個比一個響亮。可是,口號再響亮,并不一定就是行動——生活仍然要繼續,暖氣仍然要供給,汽車仍要上路,政府仍然要追逐GDP,即便是高能耗企業,還得開動設備解決工人就業。在發展與保護還沒有真正達到有機平衡的前提下,處于夾縫中的地方政府,面對做大經濟總量和保護環境的選擇,總自覺不自覺地放大前者,有意無意地將環境保護問題后置。因此,當環境問題上升到公共事件的層面,政府肩負的責任之大是毋庸置疑的,出路就在于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科學發展。 …[詳細]
  但是將治理環境的責任一股腦推給政府部門,既不現實,也不理性。實際上,霧霾天氣襲來,每位社會成員都是責任人——每用一度電就意味著消耗了350克煤,開車上路,每公里就消耗了0.12升汽油,而能源消耗時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微粒、重金屬等污染物是形成霧霾的元兇;更有專家指出,一輛小車一年排放的污染物總量是其自身重量的3倍??戳T這些數據,誰還能悠然地將自己該承擔的責任置之度外?治理空氣污染,需要政府部門加大努力,同樣也需要公民社會的每一個成員在微觀生活領域發揮自己的“微能量”——少開車,養成節能低碳的生活習慣。十三億人口的大國,任何“微能量”的累積就能匯聚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抱怨空氣污染的同時,千萬別忘了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詳細]
投票與調查
擴展閱讀
· 霧霾凸顯中國“生態赤字”
· 霧霾頻發,人們為何不愿放棄開車?
衛生局開出霧霾天“健康處方”
衛生局開出霧霾天“健康處方”
霧霾天氣開車霧燈雙閃綜合使用
霧霾天氣開車霧燈雙閃綜合使用
話中音
  霧霾籠罩時氣壓較低,空氣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這時易感到胸悶。潮濕寒冷的霧和霾,還會造成冷刺激,導致血管痙攣、血壓波動、心臟負荷加重等。同時,霧霾中的一些病原體會導致頭痛,甚至誘發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年老體弱者,千萬不要在霧霾天出門,以免發生意外。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
  需適當防護,盡量減少室外暴露的時間,減少開窗,長時間在室外需要佩戴口罩。由于能見度較低,駕駛人員應控制速度,確保安全。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也要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
  在必須要出門活動的時候戴口罩是不錯的選擇,需要注意口罩的正確的佩戴方式。比方口罩的規格是不是適合自己,包括戴的方式,怎么樣保護它的密封性。如果戴的方式不對,可能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這方面還要注意。
北京師范大學大氣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田賀忠
  “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責任”,這是央視《新聞聯播》霧霾報道的一個標題。的確,面對刺眼嗆鼻的霧霾,我們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只說別人,自己卻沒有任何行動,不能總是說的比做的好,不能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行走在建設美麗中國的路程上,政府、企業、個人都應把自己擺進去,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與資源環境和諧相處,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
網友互動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往期話題
弧形“包圍中國” 安倍異想天開
弧形“包圍中國” 安倍異想天開
黃金也生銹? 中國黃金遇“糗”
黃金也生銹? 中國黃金遇“糗”
霧霾散去 別好了傷疤忘了疼
霧霾散去 別好了傷疤忘了疼
十面"霾"伏,亟須從"吐槽"走向行動
十面"霾"伏,亟須從"吐槽"走向行動
網民最滿意電子支付品牌大調查
網民最滿意電子支付品牌大調查
走出“桃花源”式教育之惑
走出“桃花源”式教育之惑
駕考培訓費憑什么“漲”聲齊鳴?
駕考培訓費憑什么“漲”聲齊鳴?
查韋斯推遲就職 委會否"權力真空"?
查韋斯推遲就職 委會否"權力真空"?
年終盤點:2012中國經濟“字眼”
年終盤點:2012中國經濟“字眼”
怎樣才能讓百姓喝上“放心水”?
怎樣才能讓百姓喝上“放心水”?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网站 |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