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年的大氣污染治理,2017年底全市PM2.5年均濃度降至58微克/立方米,完成了國家“大氣十條”下達的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任務目標。今年1月1日至28日,北京PM2.5濃度僅有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0.5%,創近年同期新低。大氣治理的成效,離不開嚴格的環境執法。市環保局昨天介紹,去年本市固定源環境行政處罰超1.8億元,查處重大環境違法案件938起;移動源執法聚焦重型柴油車監管,人工檢查重型柴油車96.3萬輛次,查處5.8萬輛次。今年,本市將圍繞空氣質量較差的鄉鎮和以河長制管轄的流域為范圍加強執法,重點監管印刷、汽修、汽車制造、石化等行業。
查處938起重大環境違法案件
據介紹,去年全市固定源環境行政執法共立案處罰5238起,處罰金額18737.1萬元,比2016年分別增長77.98%和31.68%。其中,大氣環境類違法行為立案處罰2532起,處罰金額7848.61萬元;水環境類違法行為立案處罰406起,處罰金額5587.67萬元;固體廢物類違法行為立案處罰626起,處罰金額1111.4萬元。全市共查處重大環境違法案件938起,其中,按日連續處罰8起,查封案件740起,停產限產11起。
市環境監察總隊總隊長趙志威介紹,去年1月18日,市公安局環境食品藥品和旅游安全保衛總隊成立。此后,環保、公安兩部門密切協作,在重點大氣排放行業、“散亂污”企業、危險廢物和重金屬排放等領域開展專項執法行動、聯合執法檢查,共查處違法案件179起,其中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135起,涉嫌污染環境犯罪案件44起。
移動源執法聚焦重型柴油車
在移動源執法方面,去年全市環保部門下沉執法力量,聚焦重型柴油車監管,全面推動機動車排放監管工作。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主任劉子建介紹,去年9月18日本市啟動了“公安處罰、環保取證”執法模式,進一步提升機動車排放監管效率。
據統計,全市檢查機動車(含非道路移動機械)2004.4萬輛次,查處違規車5.9萬輛次,執法量為2016年的5.9倍。其中,人工檢查重型柴油車96.3萬輛次,查處5.8萬輛次。巡查檢測場7000余場次,查處違法檢測場17場次,執法量為2016年的2.8倍;檢查檢測儲運油設施3.3萬次,查處違法儲運油設施122座次,執法量比2016年增加一成。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全年抽檢新車605個車型833輛,調查取證新車違法案件10起,是2013年以來立案總數的5倍。
重型柴油車方面,目前全市18個進京通道和檢查站實現了24小時執法,其他進京通道和檢查站實現24小時機動執法,有效促進了進京和過境車輛的達標排放。
今年將加大對鄉鎮空氣質量考核
趙志威介紹,2018年環境監察執法工作將圍繞精治、共治、法治原則,對大氣、水、土壤同時開展監管,以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通過高壓態勢,促進綠色環保生產和生活習慣的養成。
“具體來說,在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時段開展強化執法。”趙志威介紹,將結合各鄉鎮的空氣質量情況,針對考核排名落后的鄉鎮集中式執法。水污染方面,對流域斷面不達標的地方,對以河長制管轄的流域為范圍,加強執法。“針對雄安新區的上游,也就是大清河流域,要加強執法。”趙志威說,重點行業上,今年要以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集中的行業為重點開展監管,緊盯印刷、汽修、汽車制造、石化等行業。在重污染時節、應急措施啟動期間以及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期間,加大執法力度。
此外,在執法方式上,繼續開展全時執法,晚間和節假日加大執法力量投入;利用科技執法,完善移動監測執法系統,在全市小微站布局基礎上,用好小微站的大數據,對污染產生集中地方加大執法力度。同時,發動民眾的力量,發揮鄉鎮、村委會、村民等基層作用,讓屬地在弄清排放源基礎上,積極配合提供線索,提高執法效率。
移動源方面,重點治理重型柴油車,著重削弱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今年除了針對機動車排放的顆粒物,即冒黑煙的重型車,也要將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納入監管,使用先進手段進行檢查,制定標準進行處罰。”劉子建表示,同時要提高執法效率,運用大數據作用對執法中發現的超標排放車輛的規律和特點,分析后進行針對性執法。記者 任珊
相關現場
“室內巨幕”盯著全市工地
“當時就在這塊屏幕上,執法人員發現工地用的是大眼兒網,立刻檢查要求改用小眼兒網。周邊揚塵情況立刻就改善了。”昨天,記者走入市城管執法總隊指揮大廳,對著滿墻的監控屏,工作人員指著一塊屏幕說起“天眼”的威力。打造蔚藍清朗的“北京藍”,這里功不可沒。
84塊55吋大電視拼起來的“大屏幕”有多大?猛一看,這陣勢就像個室內巨幕。記者昨天進入北京城管執法總隊指揮大廳,首先映入眼中的就是一塊長14.5米,寬4.7米的電子大屏。這是執法總隊的施工工地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和指揮系統,用它可以對執法總隊監管的北京近2000處施工工地進行監管,涵蓋北京16個區。
“這是我們從2013年開始應用的系統,可以全時段監控所有施工工地。”執法總隊副隊長汪軍鵬說,“每個工地至少要裝3個攝像頭,進出口裝一個可以抓拍的,保證渣土運輸的監管,制高點再裝兩個。三個攝像頭都可以360度轉動,保證無死角監控。”在攝像頭的嚴密監控下,就是為確保所有施工現場要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施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記者 金可 黃品超)

-
年夜飯被“限時”,你會為商家的新套路買單嗎
2018-02-01 10:23:40
-
農民工老吳鏡頭下的10年春運
2018-02-01 10:23:40
-
企業年金新規今起實施 你可能會多領一份養老金
2018-02-01 10:23:40
-
中央發文要求提高教師待遇 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
2018-02-01 10:23:40
-
2017年你上網時主要干這22件事,同感么?
2018-02-01 10: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