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會之望:守正出奇 百花齊放
——沒落與重生:晚會文化盛宴調查之三
半月談
富有時代特色、深具儀式感的晚會,在主體觀眾審美需求日益提升、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的今天,面對著越來越多的沖擊和壓力。當前,晚會文化雖偶有創新,但整體已經步入低潮。
業內人士認為,從調整功能定位、注重本地化、加強跨界創新等角度著手,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不斷增強吸引力和影響力,助推晚會文化走進新時代,最終更好地滿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一些晚會背負了太重的包袱,給人一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感覺?!北本┐髮W教授張頤武說,在新時代各種要素影響下,晚會制作方、觀眾以及社會輿論都要放松些。
相較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前我國群眾文娛生活的豐富性、多樣性,大眾文化的成熟度,都提高了很多,對晚會的要求自然提高。如今,觀眾們通過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不僅能夠欣賞到傳統的晚會,還能看到大量引進的綜藝節目,加上如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極具特色的創新型節目,都讓傳統晚會面臨與日俱增的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一直附加在晚會尤其是春晚上諸多的社會功能,隨著時代發展已經呈現明顯的分散化狀態。這種伴隨新時代而來的新形勢,客觀上給各方提供了放松的空間。對此,社會公眾要有清晰的認識,主辦方、主創團隊不必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夠滿足所有觀眾的需求,觀眾對各類晚會的期待也不必特別高,相互之間要有適當的寬松度。
山東大學新聞學研究所所長唐錫光認為,與國外各類狂歡節等慶典相比,國內晚會所要表達的核心文化訴求比較龐雜,“這種訴求應當單一而穩定、清晰而簡單,而不是一個容納各種訴求的筐”。
“如果定位為給觀眾最大的滿足,就很難實現。”張頤武說,能夠做到襯托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成為家庭溫馨的背景色彩,并讓人感覺很愉悅,這就基本達到了舉辦一場晚會的目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傳播核心價值觀和社會正能量,那么就是非常成功的,“我覺得‘放下’是比較重要的,不能太較勁”。
貪大求全不可取,有所作為仍可期
部分觀察者認為,大而全的晚會只有極少數具備實力的主體能夠舉辦。如果單純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地方電視臺沒有必要刻意辦大晚會、辦大綜藝,應調動有限的資源面對本地市場,努力用小成本形成影響力。
“地方辦晚會一定要更加本地化?!北娦袀鞑ナ紫呗怨仝w暉說,比如舉辦面向本地少年兒童的晚會,自然有利于地方臺增強在當地家長、學校、孩子中的影響力;還可以辦讓各行各業勞動者展示自己絕活的晚會,自然能夠提升在當地群眾中的收視率。
近年來不少地方晚會適當增加了本地戲曲節目的比重,在中老年觀眾中形成不錯的影響。研究者認為,針對本地特定人群,推出具有創意的晚會節目,對一些地方臺來說是可行之道,但是切勿貪大求全?!白プ∽约旱奶攸c,還是能夠有所作為的?!睆堫U武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電視綜藝節目中近年來再發新芽:去年歲末,國家寶藏以“紀錄式綜藝”的呈現手段,讓“國寶”文物“活起來”;中國成語大會和中國詩詞大會等帶動了漢字熱、成語熱、戲曲熱、民歌熱;插上“共享經濟”“體驗經濟”的翅膀,剪紙、篆刻、青瓷燒制等越來越多的非遺技藝找到了傳承發展的新途徑……
專家提出,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基和沃土。汲取優秀傳統文化養分,借助節慶晚會文化讓中華文化創新性發展,展現出更多的民族范,需要從業者進一步挖掘。
浙江傳媒學院教授袁靖華說,晚會從沒得看到有得看,發展到有選擇地去看,實際是從高產向質優轉變。這需要用精品意識來打磨文化產品,而不是單純用砸錢來做節目,“用心去考慮老百姓想看什么、關注什么,才能做成有效益、有口碑的精品晚會”。
跨界整合,多元創新
研究者認為,走進新時代,晚會文化只有走出固有思維,直面新問題和新挑戰,在內容、模式、人才等領域持續創新,才能不斷用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來贏回觀眾、贏得市場,才能借助節慶晚會文化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更多的民族范。
晚會傳統的價值理念和結構框架,并未隨著時代發展而褪色。袁靖華告訴半月談記者,晚會作為一種特殊的文藝形式,慶典的意義被保留至今。這就為晚會帶來強烈的儀式感,也構成了一定的模式特征。在某些方面,晚會的儀式感正在加強,這是晚會重要的存在價值,如果要徹底拋棄程式,很可能就不是晚會了。
拒絕高冷與庸俗,晚會創新要到觀眾中去。專家認為,晚會不是比拼誰明星多,而是拼內涵,拼創意,拼文化混搭、嫁接、雜糅的巧思,中國并不缺高質量的演藝人才和節目,如果能廣納民智,讓以前乖乖坐在電視機前看晚會的觀眾,變成了娛樂文化的主動生產者,辦出深受觀眾喜愛、創意不斷的晚會應該不難。
專家表示,強化電視工業化水平,打造資源生產、轉化順暢的產業鏈,降低創新和資源使用的交易成本,提升電視內容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在整體上提升晚會的制作水平。
不少研究者認為,從無到有的創新非常難,晚會的創新應該更多是從有到多樣化的創新。晚會要與影視劇、網絡影視內容等有機對接起來,跨界整合,締造能滿足新一代觀眾需求,節奏感與互動性強的晚會內容。(記者 閆祥嶺 蕭海川 孫曉輝)
-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準備就緒 黃坤明看望慰問演職人員
2月1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來到中央電視臺2018年春節聯歡晚會彩排現場,看望慰問正在緊張工作的演職人員,向大家致以節日祝福和誠摯慰問,勉勵大家精心排演、精益求精,努力奉獻反映新時代精神力量、精神風貌,讓百姓高興、耳目一新的年夜文化大餐,營造喜氣洋洋、和諧吉祥的節日氛圍。2018-02-11 21:02:19
-
2018“歡樂春節”慶祝活動在羅馬展開
據了解,自2009年開始,浙江婺劇藝術團連續9年受中國文化部委派參與“歡樂春節”系列活動,今年是首次到意大利演出,為中意兩國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內容。2018-02-11 11:10:58

-
又遇春節“親情題”:過年回誰家?
2018-02-12 11:12:22
-
中國高鐵引領全球體驗“中國速度”
2018-02-12 11:12:22
-
這些春運“黑科技”,你感受到了嗎?
2018-02-12 11:12:22
-
今年春節,你們單位發了啥福利?
2018-02-12 11:12:22
-
在朋友圈做這種事,永久封號!
2018-02-12 1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