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將于4月9-10日在北京舉行。兩天的時間里,26個入圍項目將進行成果展示。評選結果將在4月10日下午評選之后即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
資料圖:2017年,考古人員在位于西安的櫟陽遺址發現一件戰國時期的筒瓦,被確認為目前中國已知體量最大的古代筒瓦。圖為出土的巨型筒瓦和普通陶瓦。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供圖
記者了解到,全國十大考古評選活動辦公室日前已公布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
入圍項目包括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湖南瀘溪下灣遺址、福建明溪南山遺址、山東章丘焦家遺址、陜西高陵楊官寨遺址、浙江寧波大榭史前制鹽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宮城及門址、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山西襄汾陶寺北兩周墓地、湖北京山蘇家壟周代遺址、陜西澄城劉家洼春秋墓地、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河北行唐故郡遺址、陜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山東青島土山屯墓群、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遼寧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河北崇禮金代太子城遺址、重慶奉節南宋白帝城遺址、浙江紹興蘭若寺墓地、江蘇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資料圖: 2017年江口沉銀考古發掘現場。劉忠俊 攝
記者梳理入圍的26個項目發現,從地域分布看,入圍的26項考古發現來自18個省和自治區;從年代分布看,史前考古占比例最高,有9項入圍,夏商周考古有6項,秦漢考古有3項,宋元明考古有8項入圍。
從遺址類型來看,以居址、墓葬和城址為主;而從發掘工作性質來看,主動發掘項目占絕大多數,工作延續時間普遍較長,其中陜西高陵楊官寨遺址發掘工作已持續10余年。
據悉,始創于1990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被媒體稱為“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會集中將展示過去一年中國考古最新成果,也會呈現中國考古新理念、方法和技術。(記者 宋宇晟)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