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國資管新規“落地”:資管產品不再承諾“保本保收益”
2018-04-28 07:38:45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經濟觀察)中國資管新規“落地”:資管產品不再承諾“保本保收益”

  在征求意見稿發布5個多月后,中國終于迎來了資產管理市場的新規。27日,《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金融機構資管業務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攀升,截至2017年末,總規模已達百萬億元人民幣。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資管業務在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增強金融機構盈利能力、優化社會融資結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同類資管業務的監管規則和標準不一致,導致監管套利活動頻繁,一些產品多層嵌套,風險底數不清,資金池模式蘊含流動性風險,剛性兌付普遍,在正規金融體系之外形成監管不足的影子銀行,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宏觀調控,加劇了風險的跨行業、跨市場傳遞。

  因此,對資管產品類型設定統一的監管規則和標準,是此次新規的總體思路,意味著中國資管市場統一監管的時代已經到來。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高翀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一些機構會從不同的監管規則和體系中進行套利,有了統一的監管規則就不再有監管套利的存在,有利于市場參與者真正專注于提升投資研究的核心競爭能力。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向記者表示,前幾年,中國金融體系出現一些風險較高、效率低下的亂象,多層嵌套、剛性兌付等資管產品導致國內整個債務水平高速增長,資產價格攀升,從而出現了一些產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必要條件,新規將所有資產管理產品納入到統一監管框架下,杜絕了監管套利,有利于信息披露和監管有效性,整頓了金融市場秩序,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意見》重點針對資管業務的多層嵌套、杠桿不清、套利嚴重、投機頻繁等問題,設定了統一的監管標準。

  在此次新規中,最受社會關注的即是打破剛性兌付,《意見》明確,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這意味著人們常見的“保本”理財產品將一去不復返。

  “以前投資理財中有很多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的產品,讓普通投資者感覺到:只要閉著眼選擇購買收益高的產品就行了。”朱寧指出,這樣做實際上是把很多風險轉嫁給了金融機構和政府。

  中信證券資產管理業務總監魏星表示,剛性兌付實際上是用金融機構的信用來為資管產品做擔保,而這樣做會使資管產品的定價機制失靈,只有打破剛兌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成熟市場的表外理財業務沒有‘保本’的概念,‘在管理人勤勉盡責前提下,投資風險由買者承擔’已是被普遍接受的觀念,今后中國的資管行業也不會再出現‘保本’的表外理財產品。”

  朱寧表示,今后中國的投資者在投資時要真正對理財產品的風險有所識別和管理,負起風險和損失的責任,同時投資機構也有更強的責任對投資人進行風險揭示。

  魏星表示,隨著新規的落地,目前資管行業里一些商業模式將面臨調整,比如類似資金池業務、通道業務等將逐漸弱化,同時,短期的金融產品會減少,長期凈值型產品會增加,會對居民的投資習慣產生引導作用,使投資者更加注重長期、理性的投資,而非一味追求短期投機和高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提出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過渡期設置為自《意見》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相比征求意見稿延長了一年半的時間,給予金融機構更為充足的整改和轉型時間。過渡期的延長遠超市場預期,市場普遍表示歡迎。

  “這一調整(過渡期延長)十分‘接地氣’,體現了高層對市場穩定的高度關注。”魏星表示,這給了市場消化、適應的過程,有助于防范新規出臺后市場過度波動。(陳溯)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韓朝首腦在板門店舉行會晤
韓朝首腦在板門店舉行會晤
第13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開幕
第13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開幕
2018鄭州航展開幕
2018鄭州航展開幕
考拉落戶廣州12載 實現六代同堂
考拉落戶廣州12載 實現六代同堂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2755834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亚洲图色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网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 | 日本免费看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