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長三角編制最新路線圖 新華社發 李棟 制圖
長三角一體化協同創新發展,風生水起。繼上海嘉定與江蘇蘇州簽約后,日前,上海青浦與浙江嘉興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上海的西大門和浙江的北大門嘉興再“聯姻”。
發展區域經濟,打破行政區劃邊界;協同合作至上,優化產業布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意見”。作為“上海之源”的青浦,正在積極從規劃、產業、城市功能等方面構建與周邊區域的網絡化、開放型、一體化發展格局,邁向“上海之門”。
開“門”:打破行政邊界
以往,不少地方經濟的運行偏向于“行政區經濟”,邊界“分割效應”明顯。現在,臨近空間的發展融合度正不斷提升,從側重“過往”和“內部”,轉變到側重“將來”和“外部”。
實施長三角一體化是國家戰略。主動深度融入長三角,打破“邊界效應”,推進“行政區經濟”轉向“區域經濟”,這是青浦的必然選擇,也有其地理優勢。
這里背靠虹橋綜合樞紐,面向蘇浙廣闊腹地,是上海唯一一個同時接壤江蘇和浙江的行政區,是滬蘇、滬杭、滬皖南等多條發展帶的交匯點。
青浦曾出現過上海“第一人”“第一米”“第一水”“第一港”,被稱為“上海之源”。經過多年的布局,獨特的地理和交通優勢正發揮魔力,G50滬渝高速、S26滬常高速、G15沈海高速等7條高速公路以及16條可通航500噸級船舶的航道,讓這里“開門”就直接面向長三角。
據介紹,青浦將根據形成的“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戰略高度更加主動融入長三角,積極構建與周邊區域的網絡化、開放型、一體化的聯動發展格局,進一步深化形成面向江浙的對內開放和依托虹橋的對外開放“兩個扇面”。
“青浦正從‘上海之源’走向‘上海之門’。”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說,努力發揮青浦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中的大前門、橋頭堡和主陣地作用,這既是青浦走進新時代的歷史機遇,更是實現新跨越的主攻方向。
融“產”:協作畫同心圓
共同打造世界級城市群,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這是長三角的使命。蘇州、嘉興與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不同,產業合作的空間巨大;便捷的交通流和虛擬的數據流,讓長三角“朋友圈”共建正逢其時。
經過與青浦接壤的浙江嘉善縣、江蘇昆山市和吳江區的調研走訪,多個“共同意愿”正在四地達成:打破行政區劃,推動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聯通,推動產業合作,共同深化社會治理,共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
產業“互補”正形成協同效應。昆山與青浦有條件推進花橋大數據產業園與上海市西軟件信息園、華為研發中心等功能載體合作,吳江汾湖開發區明確了建設“上海衛星城、活力科技城、高鐵新城”的三城定位,嘉善愿意與青浦開展跨區域開發區全面托管、設立園中園等。
104項2018年一體化工作任務正全力開展:與嘉善、昆山和吳江研究開展青浦軌道交通17號線延伸及對接工作,與嘉善共商兩地通用機場功能研究課題,與多地共同對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青浦區委副書記、區長夏科家說,產業融合需要多地從同質競爭向協同發展轉變。青浦就是做自己最適合、最擅長的事,做最能彰顯自身特色和優勢的事,更多做強身健體、培植優勢的事。
守“綠”:合力保護綠水青山
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指引,重點圍繞“一湖兩廊”,加強生態紅線劃示,跨區域環境保護治理規劃,正成為長三角多地的共識。
生態環境是一個系統,要聯保共治。青浦區的淀山湖、太浦河、吳淞江“一湖兩河”都是跨省域的,需要的是主動對接。
據介紹,青浦將聯合昆山、吳江、嘉善共同保護江南水鄉歷史文化和自然風貌,推動近淀山湖地區古鎮群、環太湖古鎮群文化休閑和旅游資源的聯動開發,積極研究共建江南水鄉國家公園,打造世界級水鄉古鎮文化休閑區和生態旅游度假區。
協議只是開始。趙惠琴表示,將積極主動發揮青浦的樞紐作用,緊密聯系蘇浙地區,大力推進對內對外兩個一體化,打好規劃契合、設施匯合、產業耦合、服務聚合、治理融合和環保聯合六個“組合拳”,全面打開東西兩個服務扇面,加快把青浦打造成上海對外服務的門戶城市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綜合性節點城市。
龍頭帶動、各揚所長,實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長三角的“同城效應”正攜手推進。(周琳)
-
長三角增開旅客列車61對 “復興號”動車組開行進一步擴容
長三角鐵路“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開行也將進一步擴容,新增終到城市有廣州、長沙、福州、宜興、寧波、邵陽等。2018-05-31 20:23:38
-
蘇滬攜手打造長三角全域旅游新地標
在19日開幕的2018昆山國際文化旅游節上,江蘇攜手上海唱響區域一體化旅游發展大戲,共同打造長三角全域旅游新地標。2018-05-20 13:34:18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