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減證動真格 便民有實效(法治頭條·關注審批服務便民化②)
近日,山東省榮成市行政審批局正式掛牌成立,現場封存了相關部門29枚原審批專用章,“榮成市行政審批局”公章啟用。圖為榮成市市民領取一張加蓋“榮成市行政審批局”公章的營業執照。王福東 攝
證明減少了 服務更好了
今年4月,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恒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湯碧科,照常將公司生產加工的豬飼料產品,送至貴州省獸藥飼料檢查所進行檢測。10天左右,他收到了一張產品檢測合格報告。隨后,他直接向稅務部門申請了飼料產品免稅優惠。
“以前,還要再提交一份《貴州省飼料產品免稅檢驗合格證》。”湯碧科說,“這次檢測流程,較去年時間減少一半,500元的檢測費也減免了,變化挺大的。”
變化來源于貴州的“減證便民”。自2016年以來,貴州省先后開展三輪證明材料清理行動,依法規范群眾辦事需要提供的申請材料,精簡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以及為規避部門責任要求辦事群眾提供的各種證明材料,努力讓群眾辦事更便捷、更高效。截至目前,貴州省、市、縣三級已取消各類證明材料共計2482份,其中省級已取消證明材料47項。
為進一步深化“減證便民”工作,今年1月,貴州還以“誰設定、誰清理”為要求,在全國首創《證明材料保留清單》和《證明材料取消清單》“兩張清單”管理制度,從源頭解決煩擾群眾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問題。“未來,辦事群眾可對照清單,清晰知曉相關部門清理掉了哪些證明材料,清理后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有哪些,被清理的證明材料,群眾不再需要提供。”貴州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陳玖和說。
此外,貴州還在全省網上辦事大廳111個站點開通“我為辦事暢、服務優提建議”專欄,向社會廣泛征集申請人在辦事過程中遭遇的“奇葩證明”,并對此逐一研究解決,確保減證便民工作破難點、見實效。
減證后,怎么才能更便民?去年5月,貴州省政府政務大廳質監窗口收到冊亨縣一家企業提出的生產許可證申請。經實地核查,相關部門發現該企業產品達不到合格標準。
一面是能帶動深度貧困縣500人就業的企業,一面是企業產品不合格,不能得到生產許可,貴州省質監局決定提供“診療式”服務:派遣由技術專家和材料審查人員組成的4人團隊,排查產品不合格的原因,并最終確定是原材料的膠合劑有問題。技術人員就近找到合格原料供應廠家,寄送給該企業,要求重新生產,并提交申請。收到樣品,貴州省政府政務大廳質監窗口聯系檢驗機構,周末加班檢驗,將生產許可證做出。
從不予許可,到做出證書,僅用了15天時間,其中行政審批僅用一天。“不必要的證明減少了,但必要的服務應變得更好。”貴州省政府政務大廳質監窗口首席代表袁洋說,政務大廳還開通了綠色通道診療式服務、延時服務等系列主動服務,“出實招”讓企業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記者 黃嫻)
做好政務服務加減法
日前,遼寧省沈陽市豐樂街道溪林社區委員會便民服務大廳里,郭杰萍拿到一張《計劃生育便民服務一次性告知單》,上面列明了申請辦理二孩生育手續的5項材料。“之前還得先去雙方單位開證明,現在只需雙方個人寫明婚育承諾書,方便多了。”
在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墻上,《居(村)民委員會蓋章證明清單》掛在顯著位置,居住證明、婚育情況證明等列在22項事項中。“以前,結婚登記要開單身證明,房產繼承要開親屬證明。比如證明‘我爸是我爸’,這戶口本上面就寫著父子關系呢,還要怎么證明?!不辦,群眾不愿意;辦了,我們也是依據戶口本,畫蛇添足不說,蓋上戳就要擔責。”溪林社區委員會黨委書記田海燕說,“現在有了清單,社區工作有了依據,群眾一目了然。”
2017年5月,沈陽市社區建設工作委員會印發居(村)民委員會建立臺賬、蓋章證明和面向居(村)民委員會開展評比達標事項的3項清單,對清單之外的事項予以清理,并簡化申辦手續,優化辦事流程。沈陽市沈河區還進一步將社區居民委員會依法履職事項和依法協助政府工作事項由原來的72項、64項分別下降為33項、34項。
“一方面在社區行政化上做減法,另一方面在便民服務上做加法。”沈陽市沈河區民政局局長于海東介紹,通過征求群眾意見,沈河區便民服務事項清單由原來的52項,細化增加到97項。同時權力下放,許多之前需要到區一級辦理的業務,現在可直接在街道、社區完成,流程時間大大縮短。
64歲的佟明坤下周就要去旅游,來社區咨詢老年證辦理。“之前聽說得跑到區里,要等半個月,嫌麻煩。現在社區當天能取,一點不耽誤!”
“只需身份證復印件和2寸照片。”聽了介紹,佟明坤準備回家取材料,社區工作人員補充說:“也可以在網上申請,讓家里年輕人幫您操作,證辦好了,有志愿者給您送去,省得再跑一趟。”
沈陽市沈河區還推出“沈河智慧e社區”微信公眾號,方便群眾辦事。以出具無婚姻檔案證明為例,之前必須先到婚姻登記大廳查找,再去區檔案局查找,確實查不到的由檔案局出具證明,再返回婚姻登記大廳辦手續。現在網上遞交雙方相關材料,讓后臺檔案機關的數據去跑,就可出具證明。
從五花八門的證明中解脫出來,田海燕為民服務的熱情更高了。“不僅是群眾辦事方便了,工作人員下網格走到居民身邊的時間也更多了,社區也有更多精力開展活動。今年我們又新開了月嫂課堂、準媽媽課堂等特色社區課,覆蓋的群體類型又拓寬了。”(記者 胡婧怡)
能共享的材料,不再重復提交
“現在確實方便多了。之前辦公司登記,申請材料需要準備10到15份身份證復印件,現在用身份證直接刷就行了。”5月28日,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政務服務中心電子證照共享平臺服務窗口,市民王悅賓申請辦理公司登記,短短幾分鐘,公司登記申請就辦理好了。
2018年以來,張家港市大力推進政務管理平臺及電子證照共享應用平臺的建設,市域范圍內的戶籍人口、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本市辦理相關事項時,直接由受理部門讀取身份證信息后,從電子證照共享平臺核驗并調取信息進行復用。“通過此舉措,一年大約可以減少100多萬份復印件的提交。”江蘇省張家港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屈榮杰說,“下一步,還將完成戶口本、居住證等其余6類證照的入庫共享應用,支撐全市1589項業務的信息核驗。”
據了解,去年9月,江蘇省要求各地各部門圍繞“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對照行政權力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清理各種證明和手續。2017年,省級部門減少各類證明事項78項,保留109項;13個設區市的市本級平均減少各類證明事項68項,保留276項;96個縣(市、區)平均減少各類證明事項79項,保留90項。在此之前的2016年11月,江蘇省還出臺意見明確指出,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復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業和群眾重復提交。
其中,張家港市花費近半年時間,完成28個部門96個事項的業務流程梳理工作,共檢查出業務表單2050份。“沒有法律依據的一律取消,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來證明的一律取消,能通過信息系統共享的一律合并,最終取消合并為974份,材料縮減率達到52.5%。”屈榮杰說。
同樣地,在無錫,“減證便民”在市區兩級全面開展。“我們這里的28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涉及95種證明材料,其中85種可通過現場核驗、內部共享、告知承諾等方式取消。”江蘇省無錫市衛計委法規許可處處長周海川介紹,“取消背后是更為嚴格的監管,比如以往申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和執業登記時,需要提交消防、環保合格等證明,如今這些都取消了,并且改為了告知。對此,我們就會加強監管力度,定期不定期地檢查,并將相關信息抄送給消防、環保部門。”(記者 王偉健)
-
讓審批進一步“瘦身”——海南極簡審批跑出“放管服”加速度
作為改革試點園區之一的海南生態軟件園在推行極簡審批改革后,去年一年時間新增企業達1000多家,是過去8年入園企業的總和。2018-05-24 16:00:17
-
中辦國辦印發意見 部署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對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工作作出部署。2018-05-23 19:20:18
-
河北:市縣兩級行政審批局全覆蓋“一枚印章管審批”
2017年,中央編辦將河北省列為市縣全面推行行政審批局改革試點,在市縣兩級和具備條件的開發區,全面推行設立行政審批局改革。如今,市縣兩級行政審批局在河北實現全覆蓋。2018-05-23 14:31:2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