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葉昊鳴、徐博)大學畢業生就業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去年他們的就業狀況如何?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11日在北京發布的《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1.9%,與2016屆、2015屆基本持平,其中高職高專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
據麥可思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份報告的調查樣本包含2017屆來自全國30個省區市的30.6萬名大學畢業生,覆蓋了1021個專業以及大學畢業生能夠從事的643個職業,327個行業。
根據報告顯示,2017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為91.6%,與2016屆基本持平;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為92.1%,比2016屆略高,近10年應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穩步上升,2017屆高職高專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
從收入方面來看,2017屆大學畢業生月均收入(4317元)高于城鎮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比2016屆(3988元)增長了329元,比2015屆(3726元)增長了591元。從近3屆的趨勢可以看出,大學畢業生半年后月均收入呈現上升趨勢。
從就業去向來看,民企、中小微企業、地級市及以下地區等依然是主要就業去向,且比例持續上升。從就業地區來看,“北上廣深”就業本科生3年后離開比例持續攀升,杭州、天津、蘇州等城市對外省本科畢業生吸引力不斷增強。
從就業主要行業來看,2017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就業最多的行業類為“教育類”,達到14.7%,其中有六成左右集中在中小學教育機構;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后就業最多的行業類為“建筑業”,為12.5%,但就業比例增長最多的是“教育業”,較2013屆增長了2.8%。
報告分析指出,本科就業的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等專業,高職高專的社會體育、市場營銷等專業為近年來的需求增長型專業,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而本科就業的繪畫、化學、美術學等專業,高職高專的法律事務、漢語等專業近年來就業形勢相對較為嚴峻。
-
寧夏:一攬子“就業扶貧”政策助力建檔立卡戶
寧夏從促進就業創業、加強技能培訓、開展公共就業服務等方面制定了17條“就業扶貧”政策,推進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這些政策措施將執行到2020年底全區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全部脫貧為止。2018-06-11 10:26:07
-
廈門近190家用人單位為臺灣同胞提供2653個就業實習崗位
新華社廈門6月9日電(記者付敏、陳旺)作為第十屆海峽論壇的配套活動之一,臺灣人才就業創業暨實習見習廈門對接會9日在廈門舉辦,對接會吸引了近190家用人單位和11家政策咨詢單位參加,為臺灣同胞提供崗位2653個。2018-06-09 16:27:53
-
就業規模逾4000萬 中國電商就業強勁升溫
在中國,你所能見到的許多職場人員,都可能與電子商務有關。如今,電商已經滲透到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催化劑。2018-06-06 10:00:1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