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長江南京段“綠色蛻變”:“繁忙”江岸轉型親水港灣
2018-08-10 12:25:21 來源: 中新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長江奔流而下,淌入江南水鄉。乘游船順流而下進入南京,數十公里的濱江風光帶沿江岸鋪開,昔日岸邊的棚戶區、老舊工廠已不見影蹤。“繁雜忙碌”的江岸變身安靜秀美的文旅港灣,刷新著當地“濱江不見江,親水不近水”的舊時印象。

  資料圖:航拍長江與南京秦淮河交匯處,江水與河水“涇渭分明”。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9日至10日,“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江蘇,尋訪“黃金水道”的前世今生。

  清晨的陽光灑在長江南京段的寬闊江面,粼粼波光映襯著蜿蜒的綠色江岸線,儼然一幅碧水藍天的美麗畫卷。然而,在過去很長的時間里,江邊卻是“偏遠”“臟”“亂”的代名詞,除了碼頭、化工廠房,就是整片農田與小作坊,鮮有人愿意“親近”一片江水。

  在南京市民孫國榮的記憶中,“臨水而居”的童年時代,卻似與長江水隔著“萬重屏障”。“小時候,江邊有許多采石、采砂場。盡管江邊離家不足百米,卻阻隔著無數工廠和稻田,很難親近江邊走走看看。”

  2002年起,南京啟動對濱江區域的動遷拆違,農戶重新安置,工廠實現搬遷。經過十多年時間的規劃、建設,昔日的港口陸續搬遷至龍潭新生圩,主城沿江建成長達58公里的慢行綠道,整條風光帶貫通河西新城、江心洲、鼓樓、下關直至浦口,每一段都別具特色。

  南京濱江公園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周忠勝是濱江風光帶最早的建設者之一。在他看來,沿江綠洲的建設不僅僅在于為市民提供了“親江”“近水”的機會,更是為長江留有生態緩沖區。

  “綠道距離江面都留有不同寬窄的進深,成為江水的緩沖帶。在濱江魚嘴區87公頃的濕地公園建設中,保留了原有碼頭、棧道、柳樹林,其余灘地進行河道疏浚,補植了富有層次的水生植物。在非汛期,游人可穿行其間;在汛期,全線的堤防已達到百年一遇的抗洪標準。”周忠勝說。

  沿長江南京段由北而下,江邊綠道慢跑、水上棧道觀魚、閑看落日余暉……位于濱江風光帶河西段的國際青年文化公園,如今已成為市民休閑散步、舉家游玩的熱門場所。這里,也是海綿城市的試點處。

  “整個公園不僅體現了現代風格和國際性,還實現了水系統的大循環。”南京河西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蔡國峻告訴記者:“公園利用廢棄的鈦白粉水廠,把江水引入南部濕地,經過凈化后進入市政河道進行補水。同時,江邊的雨水泵站把河道水匯入北部的人工濕地,進行凈化后再排入長江。這就是海綿城市的理念,在這個項目上順利實踐了。”

  濱江風光帶的生態蝶變,不僅體現在白天的碧水綠蔭,最美的一瞥停留在夜色中。長江上首座觀光步行橋——“南京眼”從此處夾江而建,在夜晚五彩燈光照耀下迎來人流如織。橋梁上,羽翼般斜拉的鋼索猶如豎琴的琴弦,行人如音符般穿梭期間,從長江南岸步行可抵江心小島。

  如今,“忙碌”的江岸漸漸褪去生產“色彩”,向生態、生活功能轉型。一條條綠道串聯長江大橋至南岸的魚嘴濕地,連通江中綠洲,江岸與腹地漸漸連成一體,南岸和北岸遙相呼應,成為長江沿岸“綠色蝶變”的小小縮影。(楊顏慈 王慶凱)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瓊
相關新聞
  • 長江航運藍圖:“三步走”打造全流域黃金水道
    8月4日,“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采訪團走進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了解長江航運建設發展情況。長江干線貨物通過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億噸大港的迅猛發展,目前,長江干線億噸大港數量達到14個,萬噸級的泊位581個,長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
    2018-08-05 19:53:37
  • 水道工王潤梅:25年守護城市“地下動脈”
    “還有兩年我就該退休了,但是只要在崗位一天,我就要堅守在一線,站好崗,為市民服務好。”王潤梅說。
    2018-05-30 10:57:58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走進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走進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金色葵海染河套
金色葵海染河套
新疆:家鄉味道
新疆:家鄉味道
懸崖上的巖石“外科醫生”
懸崖上的巖石“外科醫生”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71123251746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激情在线观看 | 天天综合来吧来吧久久精品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播放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