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天津大學元英進團隊首次實現對人造環形染色體基因組重排
2018-09-17 21:35:2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天津9月17日電(張建新、趙習鈞)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學元英進教授團隊首次將自主設計合成的5號釀酒酵母環形染色體進行基因組重排,為探索環形染色體結構變異和功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模型。17日,在最新一期上線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刊載了這一名為《環形5號染色體基因組重排》的論文。

  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性狀多樣性具有重要影響。常見的真核生物染色體一般都是成線性的棒狀結構,而人類的某些染色體發生變異后會出現“成環”的現象。染色體的環化與癌癥、癲癇、智力發育遲緩、白血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目前對環形染色體結構變異及所產生表型的認知相對匱乏。

  元英進教授團隊以此前人工合成的釀酒酵母環形5號染色體為研究對象,利用SCRaMbLE基因組重排系統對其進行基因組重排,發現環形染色體不同于線性染色體的多種結構性變化。

  研究人員選擇了抗癌活性化合物——紫色桿菌素前體物作為目標性狀,通過多輪基因組重排來探究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細胞功能的影響。研究發現,環形染色體基因組重排過程中會連續產生復雜的基因組結構變異和表型優化。環形染色體重排后,發現了1、3、6、12、13和環形5號染色體的數目加倍,形成染色體非整倍體酵母菌株。重排使染色體自身產生更多的非對稱性結構變異,包括DNA片段的重復和片段插入;經過5次連續誘導重排后,所獲得環形染色體的長度比原始染色體增加了一倍以上。

  環形染色體重排過程檢測到更多的非天然新型結構變異。同時發現,未表征基因YER182W的缺失與PDV的產量提升具有相關性。

  研究表明,環形染色體在基因組重排過程中通過修改染色體數目和結構可以持續產生染色體結構變異和細胞表型增強,進而推動基因組的進化,為理解DNA基因型與生物表型關系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模型。

  該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等基金的大力支持。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草原天眼測蒼穹
草原天眼測蒼穹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朱弟成:扎根世界屋脊的巖石學家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朱弟成:扎根世界屋脊的巖石學家
“山竹”過境廣西
“山竹”過境廣西
送別朱旭
送別朱旭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3443938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亚洲情涩免费手机在线视频 | 最新精品国产偷自在线 | 精品国产在天天在线观看 | 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精品 | 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