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決賽環節的場面
企業代表在接洽區進行溝通。主辦方為前來參會的企業專門設立了一個接洽區,并按行業和領域進行區分。圖為電子信息和互聯網接洽區。企業代表可以通過服務臺查詢自己感興趣的企業聯系方式。
雖然大家都表示參加大賽的目的是“重在參與”,但現場的獲獎者仍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在場地外拍照,把照片傳播給大家分享。
2018年9月16日,由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留學人員創業園聯盟(以下簡稱中國海創園聯盟)主辦、煙臺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復賽、決賽暨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山東煙臺落下了帷幕。技術和創新,始終是大賽的主題,呈現出明顯的“長尾效應”,帶動了諸多相關需求。
懷揣“獨門絕技”
創客現場尋覓知音
歷屆創業大賽的核心環節,都集中于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大賽會場上可以看到許多“懷里揣著寶貝”的創業者。
新疆自然凈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于2018年3月注冊成立的海歸創業企業。在成立公司之前,創始團隊經多年研究,開發出一種新的污水處理技術。
鄒湘劍是凈美公司副總經理和工程師。據他介紹,凈美公司的污水處理技術全稱是“水能生物反應器”污水再生技術,已經拿到了國家專利。“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需要開挖大管網,占地面積大,建設周期長,資金成本高;我們的新技術具有投資少、占地小、能耗低、市場需求廣等特點,能將生活污水中90%的污泥處理掉,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生活污水處理技術之一。”鄒湘劍說。
“我認為我們的創業項目兼具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是解決目前因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的重要技術手段。目前,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力爭再現綠水青山。希望通過我們的技術,把生活污水變成城市的第二水源,這也是我的理想和初心。”
雖然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但公司仍在摸索市場推廣。
“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是民生工程。我們希望通過對新技術進行市場化運作,使生活污水處理變成一項可盈利的商業活動,這樣既能讓政府擺脫巨額的財政負擔,又能變廢為寶、創造價值。”
在比賽現場,參賽者同時也在尋求合作伙伴。
“目前,我們希望釋放15%的股權,融資500萬人民幣。”
鄒湘劍所在的公司創建不久,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并逐步實現盈利。他們計劃以公司所在地的大學為切入點,然后再逐漸將產品推廣到全國各地。
以比賽為平臺
海歸尋求業務擴展
本次大賽的海歸創業項目集中于電子信息和互聯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先進制造和現代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領域。也有幾家海歸創業企業來自文化創意和現代服務領域。在入圍決賽的31個項目中,有兩個項目屬于文化創意和現代服務,“職問項目”即是其中之一。
“職問項目”來自北京凱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為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為職場年輕人和企業提供職場資訊、社交平臺及培訓服務的職業發展平臺。
沈銳怡是凱為公司CEO助理,據她介紹,“職問項目”是凱為公司為職場年輕人打造的專業化職業發展平臺。她說:“通過向高校學生提供精準的媒體資訊和在線教育服務,幫助他們獲得職業技能和就業信息,提高職場競爭力。我們既是連接用人單位和年輕求職者的橋梁,也是一個職業技能培訓和求職輔導平臺。”沈銳怡接著說:“我們通過創業園區提供的信息知道了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并在園區的幫助下,順利通過了初審進入了復賽環節。”
對于一個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的企業來說,擴大業務規模是當務之急。據沈銳怡透露,公司在今年6月份完成了一輪融資,目前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但市場擴張的速度更快。“公司的運營員工大約80人左右,現在的辦公室已經快坐不下了。我們只好去申請在北京理工大學創業園區的場地。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開展業務并對技術進行研發和升級,同時還需要加大新媒體傳播的力度。這都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沈銳怡如是說。
在談到公司的發展前景時,沈銳怡非常自信:“在完成技術研發、人才拓展之后,我們的目標是把業務擴展到所有高校。依托互聯網提供在線服務是我們的優勢,因此未來我們的服務可以覆蓋到世界各地的留學生群體。”
希望通過海歸創業大賽這個平臺推介自己,也為進一步獲得政府的支持和新一輪融資做準備,這是許多參賽海歸創業企業的初衷。
初創企業活躍
急切謀求多方合作
據中國海創園聯盟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大賽期間舉辦的項目接洽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企業前來參會。投資人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有強烈的合作需求。接洽會與賽場對接,趁熱打鐵,可以在技術、人才、投融資、產品等方面進行洽談。“比如在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可以通過洽談會拓展合作,尋找合作伙伴。”他補充說,“洽談區按照行業劃分,如想聯系企業可通過服務臺直接查詢電話號碼。對企業來說,大賽也是一個交流的好機會。”
劉琳是淘課(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推廣PTE——學術英語考試,并提供線上教育服務。“淘課”公司是個“新生兒”,今年5月底剛剛成立,7月公司產品就進入了市場。
劉琳在中國海創園聯盟里有很多朋友;通過朋友們,他知道了這個大賽。
在創業之前,劉琳已在國外從事了十余年的語言和教育培訓工作,非常了解市場情況和自身優勢,“公司的產品研發與制作比較成熟,創業團隊成員擁有非常豐富的從業經驗。準備這個項目我們花了一年多時間,期間還獲得了北大校友會的支持”。
雖然企業剛剛進入市場,業務規模還不大,但是“淘課”公司已經有了生意,“目前已經有大學同意采購我們20萬元的教育產品”。
作為一家教育科技公司,需要尋找一個新的市場切入點來彰顯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但一個的新的切入點也往往意味著需要培育市場。
“國際公認的三大英語水平考試是托福、雅思和派特(PTE)。在以新東方為首的國內教育培訓機構的宣傳和推廣下,雅思的市場份額已經占到了國內市場的70%。而我們則希望從派特這一更具優勢的考試入手,開辟市場。”他說:“國外相關機構對派特的認可度很高,比如在澳大利亞,考雅思的人幾乎為零,幾乎都考派特。而且,相對雅思而言,考派特的成本更低”。
“這是我們公司的獨到之處。”劉琳這樣判斷。
“作為初創公司,通過獲得市場份額來站穩腳跟是我們的當務之急。但目前情況下我們無法開展B2C業務,一方面是沒有這方面的人力資源和資金,另一方面是我們的教育產品和服務還沒有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因此,我們在積極尋求與其他企業的B2B合作,通過其他企業來擴大我們的影響力。”他坦言。
“而這次中國海歸創業大賽暨項目接洽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源平臺。”
劉琳接著說:“我們公司是一個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教育公司,橫跨電子信息與互聯網領域、文化創意與現代服務領域。參加大賽的目的是希望與尋找相關項目的企業展開B2B合作,比如資源和市場信息的共享。”
談到未來的發展目標,劉琳說:“我們的主要目標是能獲得足夠大的市場份額,以自身優勢和那些已經發展多年的教育培訓機構競爭。”(張龍成 文/圖)
延伸閱讀
中國海歸創業大賽
中國海歸創業大賽自2015年開始創辦。前三屆分別在濟南、蕪湖等地舉辦。今年第四屆大賽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全稱為“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復賽、決賽暨項目對接洽談會”。此次大賽規模更大,參賽項目質量更高,吸引了全國各地609個海歸創業項目團隊參加比賽,其中161個項目團隊入圍復賽。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31個項目團隊入圍決賽。
大賽的特點是比賽和項目接洽會同時進行。參賽企業既要在賽場上比拼,又可在接洽會場尋求合作,還能現場觀摩學習。
中國海歸創業大賽暨項目接洽會匯集了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海歸創業企業。與會期間,企業既闡釋自身優勢,同時也能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在一大批參賽或與會的海歸創業企業中,既有希望獲得融資并進行市場化運作的新技術公司,也可以看到文化創意與現代服務業公司,還有積極尋求商業洽談的教育科技公司。借機尋求商業合作,解決自身發展難題,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
諾獎得主達尼埃爾·謝赫特曼:應在中學階段引入科技創業課程
達尼埃爾·謝赫特曼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近年來致力于創新創業方向研究。2018-09-17 17:47:24
-
有故事也有未來:中關村第一家創業博物館開幕
可能許多“90后”都沒見過磁盤,這里有6000多張珍藏;可能很多人記得五筆輸入法,這里有“王碼五筆打字”的稀存材料。2018-09-16 20:46:22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