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譚竹青——走街串巷的貼心人
2018-12-11 10:17:14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長春市二道區東站街道十委社區辦公樓,一棟米黃色五層小樓,玻璃外墻顯得格外明亮。社區五樓的譚竹青事跡展廳,記錄著譚竹青老人一生的事跡和榮譽。

  譚竹青,1931年生,曾任東站街道十委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2005年12月不幸病逝。她在十委社區一干就是48年,曾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社區工作者楷模等160多項榮譽稱號。

  “到社區工作的新人,第一項任務就是當好展廳的講解員,先做譚竹青故事的講述人,再做譚竹青精神的踐行者。”現任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汪洋介紹說。

  譚竹青事跡展廳內,每一幅照片、每一件衣物都講述著老人的故事。

  展廳內,54歲的張玲在譚竹青生前物品的陳列柜旁駐足。與譚竹青一同工作了16年,張玲對譚竹青拎著小馬扎走街串巷的情景記憶猶新。

  當年社區整治衛生,譚竹青拿著大喇叭,走街串戶吆喝一遍。“隨后,家家玻璃都擦凈亮,院子里木見紋鐵見光的。”張玲說。

  劉俊(化名)成長在單親家庭,年輕時被叫做“小歪脖樹”。一次因打架蹲了監獄。“你媽來看你了。”“我沒有媽。”劉俊跟監獄的工作人員說。當看到前來探視的譚竹青,劉俊愣住了,“想到平時譚媽的種種關心照顧”,腳還沒邁開,眼淚先流了下來。

  這次蹲獄的經歷對劉俊觸動不小。此后,“小歪脖樹”成了社區的熱心人,劉俊盡自己所能,幫著譚竹青清垃圾、掃街道。

  “幾個老太太,外加白發老爹爹,能辦成啥大事?”面對質疑,譚竹青不放在心上,默默地為社區忙活了一輩子。

  上世紀80年代前后,居民普遍反映就近買早餐困難。“那就建個社區小吃部。”譚竹青帶頭把家里僅有的450元錢拿出來,帶著一群人到拆房工地揀碎磚頭、舊木料。

  就這樣,小吃部、服裝廠、制鞋廠、印刷廠……在譚竹青的帶領下,十委社區艱苦創業,創辦了大小企業17家,使社區內500余名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

  曾經,社區內沒有托兒所。大冬天里,社區的女職工只能把孩子往背上一背,擠公交去上班。“老主任看著心疼,社區也有了積蓄,決心要建個托兒所。”張玲說,選址就在譚竹青家旁邊。

  托兒所的設計方案出來了,譚竹青一看需要占掉自家的半間房。托兒所建成了,譚竹青一家本來不大的房子被拆掉一半,僅剩下十來平方米,一家人一住就是10多年。

  40年前,十委社區還是“三條胡同,一條街”,是典型的棚戶區。譚竹青反復奔走、協調,先鋪上了柏油路,又推動棚戶區改造。

  1996年,東站十委社區迎來了“改天換地的大事”——棚戶區改造陸續動工。2005年,譚竹青病逝前,棚戶區居民全住進了樓房。十委社區由棚戶區變成了新城區。

  48年,從穿著花布衫、扎倆小辮的小姑娘,到白發蒼蒼的74歲老人,譚竹青從小事做起,用“燕子壘窩”的精神,小事變大事,一點點改變了十委社區的大面貌。

  沿著譚竹青的腳步,十委社區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等榮譽。記者 祝大偉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雪龍”號船邊的南極企鵝
“雪龍”號船邊的南極企鵝
武漢動物園動物愜意過冬
武漢動物園動物愜意過冬
冬季雪景
冬季雪景
紐約“無畏女孩”“搬家”
紐約“無畏女孩”“搬家”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3835961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久久精品男人资源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对白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福利免费区久久 |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