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月5日電 題:中國東北,冰雪“嗨起來”
新華社記者強勇
凍得梆梆硬的冰雪,在東北卻能“變形”:冰雪人物、風光、故事任意雕琢,冰雪婚禮、音樂、溫泉任意組合。隨著5日國內規模最大的冰雪盛會——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開幕,將有百余項冰雪活動繼續攪熱嚴冬。
曾讓人畏懼的寒冬,現在成為東北最迷人季節:天南海北的商客匯聚,數不盡的冰雪活動正“嗨”。冰雪帶來了真金白銀,給東北經濟增添了一抹亮色。
冰雪火了
從哈爾濱冰雪大世界320米長的冰滑梯滑下來,廣東游客陳嘉豪覺得自己像個英雄:“太刺激了!在這里就是要拋開拘束,盡情釋放。”
夜幕下,滿眼“冰”樓玉宇、燈火璀璨、如夢如幻。在這座有2000多個冰雪景觀的冰雪公園里,還有數萬名像陳嘉豪一樣的中外游客。氣溫降至零下20℃,他們的眉毛掛滿白霜,仍樂此不疲在冰景前流連拍照,很快手機里就存下“海量”照片。
第35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5日啟幕,冰雪大世界、雪博會、冰燈發源地兆麟公園等主要景區爆滿。整個東北,冰雪旅游也在1月份漸入佳境,從大小興安嶺到長白山脈,從林海雪原到查干湖畔,東北依托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成為旅游市場的“香餑餑”。
冰雪咋玩好?在“中國最冷小鎮”大興安嶺呼中區,氣溫早已突破零下40℃,敢約嗎?“中國北極”漠河,一年240天左右積雪期,還等什么?海拔1649米的黑龍江省第二高峰老禿頂子山,旅游者在雪洞過夜,山風凜冽,洞內的人卻興高采烈涮起火鍋……
黑龍江省推出冬季十一大玩法,即冰釣冬捕、雪地觀鶴、雪地溫泉、雪地穿越、冰雪試駕、龍江貓冬等。黑龍江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姚偉麗介紹,2016-2018年,黑龍江“賞冰樂雪”系列活動累計帶動全國數千萬人次參與。
在吉林省,即將舉行的“2019長白山·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備受關注,是國內首次在冰雪路面舉辦汽車拉力錦標賽,70余名賽車手將在速度與激情中體驗雪域之美。
思想活了
對于冰雪,認為劣勢多優勢少;冰雪旅游滿足于游客“一來了之”,對冰雪開發利用不夠。這些曾是制約東北發展冰雪利用的思想短板。
如何解題?東北各地轉換思路,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力,既要“客來”,更要“客樂”。近年來,“冰雪資源不利用是制約,利用好了是財富”漸成共識。
黑龍江省借鑒國外經驗,探索推廣旅游誠信基金機制,加快涉旅投訴先賠付制度全覆蓋。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張麗娜說,游客與景區景點等發生糾紛后,將在第一時間得到先行賠付,再由處理機構進行后續調查。
先賠付制度是東北改善冰雪發展的縮影。黑龍江省把冰雪產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規劃,出臺《黑龍江省冰雪旅游專項規劃(2017-2025)》,以抓優質旅游、管理提升為突破口,對冰雪利用提檔升級。吉林省成立由省長擔任組長的冰雪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出重拳,將旅游和冰雪產業納入各地、各部門績效考核。
東北三省開始“抱團”發展冰雪產業。去年11月以來,黑龍江省與吉林省、遼寧省與吉林省分別簽訂協議,將加強在冰雪產業、旅游等方面的合作,聯合打造精品旅游。
游客的感受最直觀。來自江蘇的王麗參與了“2019哈爾濱江上大眾冰雪嘉年華”,36個冰雪項目讓她意猶未盡,更沒想到其中一半是免費項目。“不僅冰雪美,開門迎客、好客的心態更吸引人。”她說。
腰包鼓了
2017-2018年冰雪季,中國冰雪旅游收入約3300億元。冰雪作為東北有供給優勢的產業領域,成為經濟振興發展的重要方向。
冰雪利用帶來“蝴蝶效應”。近年來,冬季到東北的機票、火車票非常緊俏,游客蜂擁而至,甚至“一房難求、一票難買”。據長春機場統計,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增幅最大的是冬季客座率。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近日在吉林冰雪產業博覽會發布《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18)》,在中國十佳冰雪旅游城市中,東北的哈爾濱、長春、沈陽等地入選,占一半名額。在哈爾濱,記者隨機走進中央大街一家俄羅斯商品店,大列巴面包等正熱賣,小店一天營業額比淡季翻一番。哈爾濱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閆紅蕾說,冰雪旅游產業已占全市旅游經濟半壁江山。
得天獨厚的冰雪優勢吸引諸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前來投資,一大批滑雪場、度假酒店等基礎設施運營。去年“雙十一”期間,吉林省預售的冰雪度假產品深受青睞,一知名度假區預售額達1000萬元,同比增一倍。
火爆的冰雪產業還把“冬閑”的農民攆下炕頭采冰、雕冰,幾個月下來,兜里總有幾千元至上萬元回報。工頭張少華說,采冰、雕冰每人每天能賺三四百元,對農民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有了這些錢,媳婦們可以購足年貨,老人和小孩穿上新衣,男人們越干越有勁頭,日子越過越紅火。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