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為落實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交通運輸部正研究制定《關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運輸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形成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更好支撐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
交通運輸部門將加快構建高速公路、干線鐵路、快速鐵路和西江航運干線等廣東出省通道為骨干,連接泛珠三角區域和東盟國家的陸路國際大通道,形成綜合交通網絡。構筑大灣區快速交通網,打造多方式、多通道、復合型交通走廊,形成主要城市間高效連接的網絡化空間格局,完善區域城際軌道網,推進深中通道建設,確保虎門二橋年內建成通車。
與此同時,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也將進一步提升,優化大灣區港口資源配置,完善國際航運功能,全面提升國際航運樞紐地位,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港口群。世界級機場群建設進入快車道,推進粵港澳三地機場協同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建成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航空門戶和全球重要的航空樞紐。
《實施意見》提出,大灣區的口岸接駁設施和聯運服務將形成一體化,廣、深、港、澳等城市間的高速客船航線更加密集,海陸空聯程聯運更加便利。大灣區城際客運實現公交化運營,在內地就業、就讀的香港青年享受與內地同等的交通出行優惠政策。
同時,加快構筑大灣區對外貨運物流體系、城市群快速貨運體系和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共同構成的多層次、高效率、低成本貨運物流體系。鐵水、公鐵、鐵空等多式聯運“一單制”等服務將加快推廣。新一代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等試點日益深化。而港澳投資者在交通運輸領域投資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和行業準入限制或將進一步放寬甚至取消,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充滿活力的世界級經濟區。
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網密度已經達到7.96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國高速路網最密的地區之一,核心區的路網密度已超過紐約、東京、倫敦三大灣區。基本形成了以廣州為核心、縱貫南北、溝通東西兩岸的城際鐵路主骨架網絡。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7632萬TEU,香港港、廣州港、深圳港均為全球十大集裝箱港口。民航旅客吞吐量2.15億人次,位居全球灣區之首。內河航道通航里程6602公里,高等級航道1187公里,位居全國前列。
2018年9月,廣深港高鐵正式通車,標志著香港正式加入了國家的高鐵網絡,踏進了高鐵的新時代。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通車,更是對進一步提升珠三角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保證港澳的長期繁榮和穩定有著重大意義。(記者 張艷玲 通訊員 梁譯尹)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