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4月26日電 題:“綠水青山”通達“金山銀山”——浙江麗水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新華社記者方問禹 方列
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15年領跑全省,經濟增速位列省內11個市首位,農民收入增幅連續10年領跑……近年來,浙江麗水市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多管齊下拓展“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通道,實現生態與發展互促共進,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原生態”直面“大市場”
如今在麗水,貼有“麗水山耕”標志的農產品,市價平均提升30%以上,溢出的部分是“生態”附加值。縉云縣農孵專業合作社社長、朱子閣家庭農場主陳詩潔說,“麗水山耕”美如其名,已經被賦予生態屬性。
通過基地直供、檢測準入、全程追溯等標準建設,麗水農業公用品牌“麗水山耕”已經建立糧食、食用菌、蔬菜、禽畜等合作基地1122個,累計銷售額超過130億元,品牌估值達到26.6億元。
品牌化、規模化、電商化,組織協作、專業分工……麗水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讓條塊分割、自給自足、逐漸邊緣化的“小農經濟”,變成奇貨可居的“生態經濟”,在更廣闊的市場中兌換出更高的市場價值。
“好生態直面大市場,價值空間空前提升。”麗水市發改委副主任周立軍表示,互聯網、現代物流體系等,前所未有地打破鄉村原生態與消費大市場的信息和空間距離,為拓展生態產品的市場價值帶來關鍵基礎和巨大機遇。
繼“麗水山耕”的成功實踐之后,“麗水山居”集體商標近日也注冊成功,標志著麗水市農家樂、民宿也正式擁有了區域公共品牌。記者了解到,這也是浙江省首個地級市注冊成功的農家樂民宿區域公共品牌。
2018年,麗水市4300多個農家樂民宿接待游客3451萬人次,實現營業總收入4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33%。可以預見的是,“麗水山居”品牌將明顯提升當地民宿經濟的附加值,也利于行業長遠健康發展。
“美好生態”也是“經濟要素”
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百山祖冷杉,近年自然萌發出430多株幼苗,是麗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見證。作為麗水市慶元縣連綿群山的最高峰,百山祖綻放的“生態之花”在于植物繁茂,也在于“生態利用型工業”與之共生共榮。
“美麗生態的價值,看得見、算得清。”浙江百山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星麗列舉了直觀的例子:因為空氣和水質量上乘,企業潔凈車間過濾粉塵、漂浮物、微生物等成本明顯降低,水處理環節耗材的使用壽命則延長一倍,每年能節省超過10萬元。
也是因為看中生態優勢,德資生物醫藥企業肖特新康選擇在麗水投資生產。良好生態環境加上小城市生活方式,讓這家外企負責人、一對德國夫婦“找到了歐洲的感覺”,于是決定搬離高檔酒店,轉而在縉云縣城買房安居。
美好生態成為“經濟要素”,也是麗水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重要方向。綠水青山、藍天白云之下的生態利用型工業,在麗水已經形成多個產業集群,包括食用菌、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能源等。
記者了解到,浙江省2013年取消對麗水的GDP和工業總產值考核指標,麗水就此專注探索綠色發展路徑,提出“園區外基本無工業、園區內基本無非生態工業”。目前,麗水市95.8%的區域被列為限制工業進入的生態保護區,建立產業準入負面清單。
為確保生態與發展兼容,麗水市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協作,建立動態監測、量化分析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體系,作為地方生態建設的重要衡量指標。
“改革驅動”激發“資源價值”
3500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綿延不絕,甌江、錢塘江、飛云江等“六江之源”奔流不息。構筑麗水生態高地的山和水,曾經是隔絕繁華的天然鴻溝,如今是增收致富的生態資源。
“河權到戶”改革之前,青田縣章村鄉每年河道保潔要花20多萬元,但“人均15元”的保潔經費全投河里也不夠。改革以后,河道管理權和經營權分段或分區域承包給農戶經營維護,全鄉23條河道每公里年均增收6000元,村集體年增收8萬元,政府節約保潔經費、漁業管理費10多萬元,形成了“以河養河”的良性循環。
麗水市發改委主任饒鴻來介紹,麗水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農房所有權、林權、水權、村集體經濟股權等“六權”確權賦權,實現“山有界、樹有權、地有證”,繼而推進經營體制改革。
2018年,麗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922元,同比增長10.2%,增幅連續第十年領跑浙江省。其中,田、地、林等以往被閑置的山村資源被盤活,為農民帶來穩定持續的收入。
記者了解到,麗水基本建成覆蓋市、縣、鄉三級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實現農村林地使用權、水域養殖權、農村集體資產所有權等12類產權交易、抵押和貸款。截至2018年底,麗水林權、農房、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余額分別達64.3億元、53.4億元、9.1億元,均在浙江省內領先。
-
我國將打造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示范企業
記者1日從由工信部指導、北京生態設計與綠色制造促進會主辦的“2018中國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與綠色制造年會”上獲悉,工信部將在工業產品制造領域打造和培育一批生態設計示范企業,促進綠色關鍵共性技術的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推動建設千家綠色工廠,百家綠色園區,打造一批綠色供應鏈。2018-12-01 16:35:51
-
“珍生態產品團體標準”發布
新華社廈門9月9日電(記者林超)8日于福建省廈門市開幕的第20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福建、新疆、廣西、江西等地的生態有機產業協會與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認證認可技術研究所共同制訂的“珍生態產品團體標準”正式發布。2018-09-09 16:55:22
-
海南將推進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
海南省政府近日印發《海南省推進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實施方案》,該方案為全國首個由省級政府專題部署推進的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2017-06-21 19:55:59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