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國花是什么?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起投票,面向大眾征集意見——是否同意推薦牡丹為我國國花。很快,投票引發眾多關注。許多網友表示,看到該投票才意識到,原來牡丹竟然不是我國國花?也有不少網友提名梅花、菊花等,甚至建議一國兩花、一國多花以更全面反映我國傳統文化、民族性格。
事實上,我國國花之爭由來已久,主要集中在牡丹與梅花兩個傳統名花之間。除了審美不同、地理差異等因素外,人們不同的喜好背后往往還關系著各地經濟的發展。
花卉協會發起投票
是否贊成牡丹為國花?
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起了一項名為“我心目中的國花”的投票活動。活動介紹稱,國花是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中國花卉協會介紹,經組織專家研究討論,我國應確定“一個國花”,確定我國國花的基本條件是:一是起源中國,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分布廣泛,品種資源豐富;二是花姿、花色美麗大氣,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性格特征;三是文化底蘊深厚,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四是用途廣泛,具有較高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在綜合各方意見后,推薦牡丹為我國國花。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雖然投票名為“我心目中的國花”,但其實只有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否贊成牡丹為國花?”如果不贊成,則可以選擇梅花、菊花、蘭花、月季、杜鵑、茶花、荷花、桂花、水仙等花名進行提交。
該投票一經上線很快引發熱議。大部分網友對此次投票的第一反應是驚訝:“什么?原來牡丹竟然還不是我國國花嗎?”
牡丹與梅花成競爭者
網友提議“一國兩花”
一開始的驚訝過后,網上關于此次投票的評論漸漸變成了各種花卉愛好者的表白現場。
喜歡牡丹的人對此當然是大力支持,在他們看來,牡丹“國色天香”,且作為國花由來已久,此次當選是實至名歸。但也有其他花卉的熱愛者認為,我國幅員遼闊,僅用一種花代表全國特色可能不能顧及所有人,因此紛紛提名菊花、蘭花、荷花等傳統名花。其中,喜歡梅花者最多,其愛好者提出,梅花冰清玉潔,一身傲骨,更符合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的民族精神。為此,不少網友還提出,希望可以一國兩花,將牡丹、梅花雙雙選定為國花。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相關討論其實已經持續多年。根據媒體報道,最早出現此類爭議,主要是由于牡丹和梅花歷史上都曾作為國花。其中牡丹早在隋唐時期就被稱為“萬花之王”,清朝亦敕定牡丹為國花;而梅花則于民國時期被政府確定為國花。
200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名花研究室主任陳俊愉教授帶頭起草了《關于盡早確定梅花、牡丹為我國國花的倡議書》,到2007年春天,該倡議書上的署名院士已經達到104位。不過,該倡議書也未能獲得所有人的支持。其反對者之一、西北大學教授李繼瓚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國花作為國家代表,理應是唯一的。他強調,國際上也有一些國家存在“雙國花”的情況,但基本都是因為官方認定與民間共識不一致。
國花投票僅為民意調查
方案將上報國務院相關部門
在爭論聲中,中國花卉協會17日下午作出回應。據中國花卉協會工作人員介紹,之所以上線該投票只是為了做民意調查,并不是直接確定國花。下一步還將綜合各方意見,將方案上報國務院相關部門,并提請全國人大審議。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經常有全國人大代表就國花的選定提交建議。2018年,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繡曾就盡快確定牡丹為國花提出建議。在2007年,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園林局總工程師李蕾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中國可以一國兩花,既有牡丹也有梅花。
有分析認為,大家之所以對國花選擇有分歧,一方面與兩種花卉的分布區域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兩種花卉不同的氣質有關。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之所以國花之爭持續如此之久還沒有達成共識,與國花確定后可能對產地花卉產業帶來的影響有很大關系,“無論最終確定國花是牡丹還是梅花,都會成為產地經濟發展的助力。”(記者 孔令晗)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