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 題:一家三代馭戰鷹 翁婿兩人同受閱
于曉泉、曹然、董威
站在晉北大地上,感受輕襲的和煦微風,深情凝望一架架呼嘯而去的戰鷹,山東漢子陳鋼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將和女婿駕駛不同型號國產運輸機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父親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飛過國產飛機。”空軍航空兵某師師長陳鋼說,而今,自己代父親圓了這個夢。
1951年,陳鋼的父親陳凈堂在朝鮮戰場,親歷了不到兩歲的人民空軍憑著滿腔熱血與敵人在空中“拼刺刀”。
“從小對父親的崇拜、對天空的向往,使我堅定了當飛行員的信念。”1981年,高中畢業的陳鋼考入軍校。在超過50%淘汰率的考驗下,他以超乎常人的自律和拼搏,在同批學員中脫穎而出,畢業僅6年,就從“新飛”成長為優秀機長。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我們從千里之外起飛馳援。”陳鋼回憶,從飛機舷窗眺望瘡痍滿地的災區,責任與擔當油然而生。
陳鋼的女兒陳瑞2013年與飛行員龍貽飛喜結連理。“翁婿之間聊得最多的就是飛行。”陳瑞說。
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列裝部隊后,龍貽飛成為第二批飛行員。2017年的一天,在龍貽飛完成飛行后,作為飛行員家屬,陳鋼一家人在機場留下合影。龍貽飛剛剛4歲的兒子用稚嫩的語氣說,長大也要像姥爺、爸爸一樣當飛行員。
經過層層選拔,伴隨著集結的號角,陳鋼和龍貽飛分別入選參加今年國慶閱兵。作為空中某梯隊長機機長,陳鋼與在另一梯隊擔任僚機飛行員的女婿共同約定——以“米秒”不差的成績,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糾錯】
責任編輯:
林經緯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