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1月21日電 題:廣西合山:老礦區的綠色新生
新華社記者盧羨婷、黃慶剛
曾經的采煤車,搖身變成觀光小火車,一條條銹跡斑斑的鐵路成了“最美鐵路花廊”;曾經的黑色礦山,披上綠色外衣變身國家礦山公園,一個個廢舊礦井將建成人工采煤體驗區……曾經單純以煤電產業為支撐的廣西合山,如今沒有了“煤都”的影子,從“地下”到“地上”,從“黑色”到“綠色”,合山這座老牌煤炭生產基地,迎來了綠色新生。
合山有著百年煤炭資源開采史,廣西第一家煤礦生產企業、第一座坑口電廠、第一條窄軌鐵路,這三個“第一”見證了合山市對廣西發展作出的貢獻。2001年至2004年,合山市煤炭產量達到高峰期,年均產量500萬噸。
然而,煤炭資源總有枯竭的一天,轉型迫在眉睫。合山市委市政府在21世紀初,就意識到合山發展面臨的困局,痛下決心,整治礦山企業。從2001年底開始,合山陸續關停了上百家鄉鎮小煤礦企業。2007年,合山市再次經歷轉型陣痛,合山電廠4臺機組被關停,隨之而來的是各項經濟指標下滑。此后,合山市煤炭產量直線下降。
2009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合山被列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在國家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相關政策的幫助下,合山市努力尋找接續替代產業。
“就礦區轉型而言,合山主要走兩條路。一條是發展工業旅游線路,將礦區文化和旅游結合,打造以礦山體驗旅游為特色,集山水觀光、壯族文化體驗、休閑度假于一體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示范區和工業旅游區;另一條路是發展循環經濟產業,引進和發展碳酸鈣等礦山替代產業?!焙仙绞懈笔虚L肖仁華說。
合山市委市政府瞄準了“百年煤都”遺留下的豐富歷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充分發揮“礦山文化”,開發建設“記憶之城”工業旅游項目,打造“國家礦山公園”,曾經堆積如山的煤矸石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合山人休閑的好去處。
記者在合山國家礦山公園內看到,以往的礦車和管道已經變成了獨具特色的花盆,廢舊的鐵架、齒輪、發動機和履帶等物品已被組裝成造型各異的立體機械模型。不遠處廢棄的軌道上,一座火車餐廳引人注目?!笆忻窈陀慰陀X得餐廳很有特色,周末和節假日經常來這邊游玩?!敝黝}火車餐吧工作人員韋利美說。
合山國家礦山公園總面積19.89平方公里,包含東礦和里蘭兩個核心園區。公園以礦業遺跡展示和礦業生產體驗為主,是一個集科學考察、科普教育、觀光旅游于一體的開放式現代公園。
“我們在東礦和里蘭礦區利用原有的礦業廢棄設備、器械等進行創意改造,將黑色的煤矸石山變成公園式綠色休閑娛樂場所,實現了廢棄礦山向主題公園、體育休閑場所的轉變。”合山市地質環境治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張進勇說。
“以前到處挖煤,粉塵滿天,樹葉幾乎都是‘墨綠色’,下雨就像下‘黑水’一樣?,F在環境好多了?!?1歲的合山市民陳茂華一邊垂釣一邊回憶說。紅水河合山段鵝灘附近曾是一個廢棄的大型礦坑群。2012年,當地開始對江濱段廢棄礦坑進行填埋修復。如今,河岸邊長滿了綠植,曾經人跡罕至的江濱段已成為附近市民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
近年來,合山市整合資源,快速推動旅游產業發展,旅游業呈現歷史性突破。2018年,合山市共接待游客245萬人次,同比增長26%。
合山市在大力發展工業旅游業的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在快速發展。在合山市工業園區,生物制藥、石材加工、碳酸鈣精深加工等一大批企業入駐。“現在在合山,碳酸鈣產業發展比較有前景?!毙と嗜A說。碳酸鈣產業雖然也是資源型產業,但是合山市在初步形成產業體系的基礎上,加快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細化碳酸鈣產品和延伸產品發展,積極打造碳酸鈣產業鏈,實現由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的轉變,增強了產業的附加值。
“我們正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希望多引進一些別的產業和公司,加快合山轉型?!毙と嗜A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