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南京11月21日電(記者秦華江)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與江蘇省氣象局聯合簽署《環境保護工作合作框架協議》,確定在生態環境監測、預報預警、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紅線監測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其中空氣質量將逐步建立7天精細化預報體系。
據了解,空氣質量精細化預報目前只有2-3天,協議提出,要進一步加強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能力,除了精細化預報,還將逐步建立10-15天趨勢預報和月、季趨勢預測的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體系,建立分時段、分區域、多因子氣象與環境質量要素等預報業務。
協議提出建立重污染天氣人工影響干預機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及時啟動人工影響天氣措施,緩解江蘇全省大氣污染狀況。比如夏季臭氧濃度居高不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氣象部門對產生臭氧的條件進行干預,實現精準治污、有效管控。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