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月22日電 題:牧星一家人
劉藝、王玉磊、黃國暢
8天了,小牧星還是不肯讓爸爸抱。爸爸蹲在牧星身后,小心翼翼地伸出雙臂把踩水踩得正歡實的他往懷里圈。牧星扭頭一看,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邊哭邊往外掙,蹣跚著跑向不遠處的媽媽。
孫亦林嘆了一口氣。他是牧星的爸爸,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銅鼓嶺測控點負責人。今年,他因值班不能回家過年,妻子張文佳就帶著1歲零5個月的牧星上了銅鼓嶺。
銅鼓嶺測控點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懸在一個三面環海的孤嶺上,臨海西眺,發射場塔架清晰可見。當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后,這里首先接過測控接力棒,對火箭進行跟蹤、測量、遙控、通信,并把相關數據實時傳回指控中心,由此得名“萬里海天第一棒”。
“2017年我到這兒當負責人時,測控點建成5年,投入使用兩年,大大小小的任務很多。”孫亦林說,本來是兩周回趟家,可一遇到任務,常常在嶺上一待就是好幾個月。
“不怪兒子不讓我抱。自打他出生,吃飯是媽媽喂,睡覺是媽媽哄。”孫亦林話音剛落,張文佳接上話茬:“生病也是我照顧。”
一次,牧星得了幼兒急疹,整整燒了三天兩晚,體溫幾次高達41攝氏度。情急之下,張文佳只好用冰塊給他物理降溫。擔心把冰直接貼在牧星身上太涼,張文佳咬著牙用手握冰,手溫降下來后,再把手敷到牧星背上,反反復復直到冰化成水。
“那72個小時,我只睡了10個小時吧。”張文佳講這話時,孫亦林怔怔地望著她,半晌,低下頭小聲說:“她從來沒告訴過我,哎呀,她不容易。”
讓孫亦林對妻子心懷愧疚的,不止這一件事。2014年底,他們從高中同學發展成戀人,那時,他在海南,她在北京。2015年11月,倆人領證結婚,異地戀變為兩地分居。2016年,她放棄央企工作,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他身邊。
“剛來的時候沒工作,一切只能從頭開始。”張文佳身上有股韌勁兒,自學1年考下教師資格證,從企業管理轉行高中英語老師。“好不容易我在文昌安頓下來,他又從發射場調到測控點,別看這次只隔了幾十公里,但和兩地分居沒啥區別。”
孫亦林把頭埋得更低了:“工作和家庭之間肯定有矛盾,她懷孕9個月時,還自己開車50公里去產檢。但一直以來,她都特別支持我。”
“胖五”發射前,孫亦林1個多月沒回家,每次和牧星視頻通話也都心不在焉。張文佳心里暗猜,肯定有大任務。她囑咐孫亦林,既然在這個崗位,就要盡職盡責、謹小慎微。
“那段時間壓力確實大。2017年長征五號發射失敗,從那時起我們就憋著一口氣,要打個翻身仗。”發射成功后,孫亦林趕回家,興奮地和妻子嘮叨到凌晨。
“我理解他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張文佳告訴記者,“我父親也曾在海南工作,也曾從事和老孫相同的事業。老孫趕上了中國航天的好時代。” 她口中的“老孫”,其實也只是一個“90后”。
2018年春節,張文佳第一次到銅鼓嶺過年。一天傍晚,她和孫亦林走到測控點一塊標志性的大石頭前,上面刻著4個大字:牧箭逐星。
“給肚子里的小家伙選兩個字當名字吧?”張文佳問。
“牧星,孫牧星。”孫亦林答。
在中國航天大家庭里,有很多個像牧星一樣的孩子,很多個像張文佳一樣忙里忙外的媽媽,很多個像孫亦林一樣不常回家的爸爸,很多個像他們一樣的小家。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