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1月22日電(記者孟含琪)不久前,“吉林一號”遙感衛星星座再添新丁,亞米級超大幅寬商業光學遙感衛星“吉林一號”寬幅01星成功發射。
自2015年10月,我國自主研發的商用遙感衛星組星“吉林一號”發射成功,如今“吉林一號”已有16顆衛星組成星座。借助小衛星星座,吉林省積極培育、打造航天信息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農業大省,吉林省憑借小衛星積攢新動能,近年來增添了衛星省的新標簽,邁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過去勘察農田種植面積,需要工作人員一步步去丈量計算。”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農林領域應用負責人曲春梅說,現在應用“吉林一號”衛星星座,通過獲取農作物的影像數據,就可判斷作物的長勢、產量等。這一技術已經在吉林省農安縣等開展試點。公司還在建立“用戶導向”型的產品開發模式,在農業、林業、水利、交通、環保等領域廣泛應用。
為了加快形成產業集群,在吉林省的扶持下,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于2019年建設了集衛星生產和遙感數據接收、處理、應用等綜合能力于一體的航天信息產業園,吸引機械制造領域、光學制造領域、光電傳感技術等上游制造企業和擴大載荷與測控、自主遙感信息處理等下游制造企業加入,逐步形成衛星、無人機研發、生產,遙感數據加工,應用開發的產業集群。
除了打造衛星遙感和航天信息集成應用兩大產業鏈外,吉林省還開辟衛星新業態。“我們將打造‘小衛星+’創新平臺,加快航天信息產業與旅游、交通、養老等領域融合,加大對信息的開發利用。”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宣明說,未來將依托航天信息產業園二期逐步吸引1000名創客進駐航天信息產業園,以“互聯網+遙感應用”方式打造創客平臺,推動商業航天產業化發展。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史本葉說,新時期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要走出一條新路徑,東北在計劃經濟時期積累了很多產業優勢,像“吉林一號”所依托的光學精密機械產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激活和釋放這些產業優勢,將一批優勢和潛在產業做大做強,可以培育更多“吉林一號”這樣的高精尖產業健康成長,從而打造東北老工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