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無人機植保、多光譜成像、區塊鏈技術……農民伯伯的種田“黑科技”
2020-03-02 15:47:0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成都3月2日電(記者葉含勇 李夢馨 王曦)春天來了,從百米高空俯瞰成都平原,一塊塊農田如同地毯。行走田間,耕作的人變少了,“黑科技”越來越多。遙感衛星、植保無人機、多光譜照相機……智能化設備不斷“加持”,使得這里的農業生產更具“智慧”:人在家中坐,春耕“走”起來。

  害蟲有了新“天敵”

  在四川省邛崍市固驛街道仁壽社區,無人機飛手秦川將混合好的農藥灌入塑料桶。一架直徑約1.4米的無人機停在田邊。秦川將農藥桶裝在無人機上,拿出遙控器,設置好飛行路線、速度、高度以及農藥用量,確認四周沒有障礙物后,滑動屏幕,操作無人機平穩起飛。

  秦川說,春季是小麥條銹病、赤霉病高發期。“這片農田33畝,以往5個人一上午才能完成噴灑農藥作業。現在,我一個人一架飛機,不到2個小時就能搞定。”秦川向記者介紹,無人機灑農藥的精準度和穿透度都高于人工,還省時省力。在抗擊疫情期間,使用無人機可以避免人員聚集,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這片農田的經營者周家林,是邛崍市種糧大戶,在固驛街道仁壽社區流轉了近1200畝土地。每年早春時節,周家林都會使用農業植保無人機進行田間農藥噴灑。“3年前我就開始請人用無人機打藥了。去年,根據國家農機農具相關補貼政策,我花了5萬元也給自家備了一臺無人機,讓我兒子去參加培訓、考取飛手操作證。”周家林告訴記者。

  農民有了24小時“種田管家”

  在四川大邑縣安仁鎮永興村,也有一架無人機正在金黃的油菜花田上空盤旋。機上搭載的多光譜照相機,可拍攝蘊含土壤成分、作物養分、病蟲害狀況、預估產量等信息的多光譜圖像,經過服務商后臺處理后,很快就顯示在經營者楊光的手機屏幕上。

  楊光打理著約560畝油菜和小麥,卻很少下地勞作,因為他有24小時“種田管家”。通過使用一款手機應用,他可以隨時查看每個地塊的水肥和作物生長情況。收到病蟲害預警信息后,他用該手機應用為相應地塊訂購農藥服務,工作人員便會帶著無人機上門。

  “今年是暖冬,病蟲害嚴重,又趕上新冠肺炎疫情,不便人工操作,我們用上了高科技,現在作物長勢很好。”順著楊光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金黃的油菜花和綠油油的小麥田間,豎立著幾根柱子。

  楊光說,這些柱子上安裝了攝像頭、氣象監測設備、土壤檢測儀和工業級路由器,再加上天空中的遙感衛星,能使各種農田信息能及時傳輸到手機應用平臺。這些數據除了服務農業經營者,還能提供給當地農業主管部門,便于其準確掌握地塊種植信息和經營者信息,讓農業政策性補助發放來得更加精準。目前,大邑縣已有十幾萬畝土地接入了這個“身份信息系統”。

  農作物將擁有區塊鏈“身份證”

  在四川崇州市一處糧油基地內,盡管水稻幼苗還在秧盤中培養,但在田間地頭,“頭頂”太陽能板的監測設備已經立了起來,它們隨時采集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土壤溫度等作物生長的環境信息,為生產者提供農事參考,還能儲存起來展示給消費者。

  據該糧油基地經營者介紹,今年這里生產的水稻將會有“二維碼”身份證。消費者購買大米后,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就可以查看水稻生產各個環節的數據。與以往的溯源系統相比,這套系統將用上區塊鏈技術,以防止溯源信息被篡改。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初春拉魯濕地
初春拉魯濕地
“城市擺渡人”的堅守
“城市擺渡人”的堅守
汶川姑娘馳援武漢的七次請戰
汶川姑娘馳援武漢的七次請戰
花香伴春耕
花香伴春耕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5651566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第一香蕉狠狠 | 玖玖精品国产一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