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時評:藏糧于技 興農于技
2020-03-07 14:45:2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成都3月7日電? 題:藏糧于技 興農于技

  新華社記者高健鈞

  無人機播撒農藥、“種田管家”打理水稻、農技專家在線看田……正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確保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各地春耕圖里出現的農業科技讓人眼前一亮。要確保農業生產順利渡過疫情難關,加快推進我國現代化農業體系發展,就必須用好科技這把利器,藏糧于技、興農于技。

  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成果轉化推廣不斷加強,科學技術對農業發展貢獻越來越大。2019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特別是今年春耕因疫情增添不少困擾,而農業生產又一刻不能耽擱,緊迫之時,農業科技及時出手,保證疫情不誤農事,重要作用更加凸顯:村里買不到農資,有電商送貨上門;農民急需農技指導,有專家在線視頻教授;耕作人手不夠,農業機械披掛上陣……科技手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為春耕期生產救急解難。

  雖說在此期間有的農業科技是為防疫所需、應特殊時期所急。但這場“危”也讓人看到農業科技發展之機:依托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農業新業態有了更大催生空間,生產方式得到進一步改變,生產技術正在加快實現更新換代。

  抓住這個發展契機,就必須因時而動,將“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與科技應用結合得更加緊密,讓農業科技在提升單產、改善土地質量、提升比較效益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進而實現智慧農業新突破。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促進農產品流通體系升級,搭建農產品大數據平臺,讓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等現代信息技術覆蓋農業全產業鏈,推動農業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與此同時,還必須認識到,農業科技創新仍是三農短板,許多農業技術尚未真正走進廣大農家田舍。特別是在西部不少偏遠落后地區,以及丘陵、山地等地形復雜區域,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還相對較低,存在農業機械裝備難以普及等困難。種種不足,也為農業科技帶來巨大需求和發展空間。這就需要加快培育科技創新企業,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項目的政策支持,尤其在薄弱環節積極開展農機研發,促進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

  耕地有限,技術無限。用好科技這把利器,才能真正讓科技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焦鵬
新華時評:藏糧于技 興農于技-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677036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综合国产精品2022 | 婷婷色五月中文在线字幕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视频最新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a∨在线国自产拍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看片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