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記者手記:從五個維度讀懂全民健身
2020-05-10 10:52:5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手記:從五個維度讀懂全民健身

  新華社記者許基仁

  5月3日,一位市民在合肥市環城公園內打羽毛球。 當日是“五一”假期第三天,合肥市民紛紛來到戶外,健身休閑,樂享假期。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歲末年初,記者率隊在上海、蘇州、天津等地進行全民健身調研采訪,大開眼界。這些地方在全民健身的權威性、開放性、科技性、便利性、文化性五個維度大做文章,成績斐然。雖然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勢頭漸猛的全民健身拐了個彎,但“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依然是堅挺的真理,全民健身、大眾健康、國民體質仍然是中國體育永恒的主題、重要的板塊、流行的趨勢乃至終極的目標。

  很少有人把權威性與全民健身連在一起,但在當今中國,體育管理部門也包括其他政府部門在規劃、引領、協調、監管全民健身開展方面仍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服務好當地全民健身的開展,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部門責無旁貸。蘇州體育局主導體育消費券的發放,助推大眾健身;上海楊浦區殷行社區健身中心內的智慧健康小屋,則是由上海體育局和衛健委合建的;蘇州建成美麗的環古城河健身步道,則是體育、旅游、園林、城管部門合力的產物。政府部門積極提供服務和監管,是公信力、質量和秩序的保證。全民健身偏離了政府部門的支持,難免舉步維艱。

  推廣全民健身,不能沒有政府部門,也不能全靠政府部門。開放辦活動,廣招天下客,用開放的心態、思路和措施推動全民健身,是其能否取得持久活力和動能的關鍵。社團組織、運動協會、企業等由于聚集了眾多專業人士,相對更了解民眾的需求,懂得運行的規律,擁有高效的機制,從而能把全民健身賽事和活動搞得紅紅火火。上海市口碑甚佳的市民運動會、城市業余聯賽以全民健身為主題,就廣泛吸納社團組織、運動協會和企業參與承辦賽事,皆大歡喜。比如,業余籃球聯賽就是由民營洛合體育公司承辦的,效果一直不錯。

  特別想強調一下中國足協、中國籃協、中國田協、中國泳協等全國性項目運動協會在開展全民健身方面要切實起到龍頭作用。全國性運動協會要抓國家隊建設,要抓市場開發,但統籌、協調、助推各自項目的大眾體育、青少年體育的開展,同樣很重要,甚至更重要。抓好全民健身賽事和活動,能帶動項目普及、增加體育人口,能在青少年中播撒愛好體育的種子,從中長期看也有助于國家隊建設和市場開發。這方面目前還是短板。對全國性運動協會來說,手里有最好的資源、最權威的地位、最專業的人才,抓好全民健身、大眾體育、項目普及,是初心和使命,是戰略性任務,也是前途和利益所在。

  5月3日,市民在合肥市環城公園內晨練。 當日是“五一”假期第三天,合肥市民紛紛來到戶外,健身休閑,樂享假期。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科技助推體育,已是中國體育界一句響亮的口號。對全民健身來說,科技助力也是法寶。學校場地對健身市民開放,一直是個難題,校長、教師和家長擔憂學生安全問題和教學秩序,可以理解。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引入上海西可體育公司管理對社會開放的校園。健身市民刷卡進入,什么人在校園里,啥時進入啥時出去在信息系統里一目了然,還有隔離欄、巡查、電子圍墻等防護、監控設施。在這樣的管控環境下,恐怕也不會有什么人敢擾亂滋事了吧。上海洛合體育公司運營的九回共享運動場是一種無人值守籃球場,刷卡進入,部分解決了開展大眾健身成本高的難題。

  便利性則體現在民眾就近健身的方便指數。如果從便于全民健身的角度說,場館設施宜小型化、分散化。上海在寸土寸金的市區建筑屋頂建設健身設施,天津利用廢棄環城鐵路建設健身步道,在高架橋下建設籠式籃球場,都是很好的嘗試。

  從國外發展大眾體育和青少年培養的經驗看,社區體育是極其重要的環節,而這恰恰是我們的短板。社區健身設施建成了,民眾就能就近健身。走路就能去健身場所,應該是我們開展全民健身所追求的一個目標。在記者的采訪中,蘇州獅山橫塘街道文體乒羽中心和上海楊浦區殷行社區健身中心就是典型的社區體育設施,從效果上看也深受附近民眾的歡迎。但這些社區體育的星星之火,還有待燎原全國。

  有一種觀點,認為體育由競技體育、全民健身、體育產業和體育文化四大板塊組成。記者本人不是很認同這種分類。體育文化無處不在。體育的比拼,最終是文化的比拼。體育文化不是一個單獨的板塊,而是應該滲透到競技體育、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中血肉相連,比如競技體育中有禮儀文化,全民健身中有設施景觀文化,體育產業中有誠信文化等。

  5月3日,市民在合肥市環城公園內跳舞。 當日是“五一”假期第三天,合肥市民紛紛來到戶外,健身休閑,樂享假期。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記者在這次調研中發現,各地在開展全民健身中植入了越來越多的文化因子。天津根據廢棄鐵道改建的健身步道保留了鐵路月臺、站牌、鐵軌等景觀設計;蘇州環古城河健身步道旁建立了體育文化宣傳牌,民眾掃碼就能聽到用吳儂軟語童聲誦讀的以運動游戲為主題的童謠兒歌;上海楊浦區根據廢棄廠房改建的濱江步道是一處市民休憩、健身的好去處,“昔日的工業銹帶變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帶”,燈光球場、健身驛站、地標景觀與浦江美景交相輝映,散發出濃濃的滬上文化的特質,讓人流連忘返。

  全民健身具有強體驗性,人際交往和社交功能不可或缺。在全民健身建設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增加更多的文化屬性,不僅有利于提升大眾健身的層次,也是利用體育平臺助推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路徑。

  體育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哲學。當健身作為民眾生活中須臾不可分離的內容時,我們邁向體育強國就迎來了霞光滿天。

  相關鏈接:

  疫情憋出的健身熱 有地方容納嗎?——全民健身系列調研之一

  推動全民健身要靠政府也不能只靠政府——全民健身系列調研之二

  全民健身走向“云時代”?——全民健身系列調研之三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安琪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北京:垃圾分類在社區
北京:垃圾分類在社區
三峽水庫持續騰庫防汛
三峽水庫持續騰庫防汛
樂享“五一”假期
樂享“五一”假期
倫敦亮燈致敬醫護人員
倫敦亮燈致敬醫護人員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64936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作爱视频 | 在线看片a免费人成视频 |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 |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免费A√ | 日韩按摩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