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6月6日電 題:十八洞村直播“網紅”的心愿
新華社記者張玉潔、席敏、黃康懿
打開手機,將鏡頭對準苗寨的美食、苗鄉的風景和下地干活的鄉親,24歲的施林嬌將十八洞村的點點滴滴通過直播平臺與外界分享。
在一場場直播中,外界知曉了這個深山苗寨的變化。剛畢業不久的施林嬌,也成了在直播平臺上擁有8.8萬粉絲的“網紅”。
施林嬌的家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的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首倡地”。近7年來,在當地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村民們逐漸告別過去看天吃飯的日子,獼猴桃種植、鄉村旅游等一個個扶貧產業逐漸發展起來,大伙兒的生活越來越充實。隨著同名電影的熱映,十八洞村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2019年,施林嬌剛從浙江音樂學院畢業時,應聘到湖南瀏陽一家企業做新媒體運營工作,收入并不低。但自小習慣了苗寨生活的她,內心深處更眷戀家鄉的山山水水,看著家鄉越來越好,她有了返鄉創業的念頭。
今年春節,施林嬌返回家鄉,在和小伙伴們聊天時,不經意發現,機會就在身邊。這些年,十八洞村通過精準扶貧接觸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而外界也時刻關注著這個在中國精準扶貧史上具有“地標”意義的苗寨發生的改變。
“我的很多朋友知道我是十八洞村的,常常會問我一些關于村里的問題,我想通過直播將村里發生的故事講給外界聽,或許就是一個創業機會。”她說。
經過反復思量后,施林嬌和另外兩位返鄉的大學生組成團隊,備齊了直播設備,便開始了“創作”。鏡頭有時架在苗族風情的木屋前,有時架在村民勞作的田埂上,有時直接對準香氣撲鼻的餐桌……
每次直播,施林嬌都會穿著苗服便裝,頭戴一朵路邊隨手采摘的鮮花,而她直播的內容會根據當日天氣和苗寨的實際情況,向觀眾展示苗鄉美食、自然風光和人文生活。這些樸實無華的故事,很快吸引了網民們的視線。
在近期的一場直播中,施林嬌分別對著兩臺用三腳架支起來的手機唱起了苗歌,屏幕之外的粉絲不斷留言叫好,這給了她很大的鼓勵。
“一場直播下來能獲得10萬多點擊量。”她說,她和小伙伴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借由網絡直播平臺讓自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同時也能推介家鄉和家鄉的農產品。
如今,隨著粉絲越來越多,施林嬌和團隊成員對直播內容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每場直播結束后,施林嬌就會和團隊的成員們聚在一起琢磨:明天要為觀眾展現什么,如何更好地講好苗寨故事。
“等粉絲量漲到足夠多時,我們就打算將村里的特色農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為大伙兒換來更多的收入。”她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