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石家莊8月4日電(記者白明山)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日前發現了“角石古生物化石”,這是距今4.38至5.1億年奧陶紀的角石古生物化石,對研究古地理有重要意義。
這一化石嵌在叢臺區龍湖公園的一塊石灰巖內,殘片長約6厘米、寬約3厘米,灰褐色,體管、橫紋等結構較為清晰。
據邯鄲市叢臺區宣傳部副部長丁瑞介紹,“角石古生物化石”是游客無意中發現的,起初認為是“魚化石”,后經河北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科學鑒定得以正名。
河北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正高級礦產地質工程師孔令海介紹說,角石是無脊椎動物,屬軟體動物門,具堅硬外殼,是在奧陶紀海洋中分布廣泛的頭足類生物。
據介紹,此古生物化石在北方早古生代奧陶紀中統馬家溝組地層中廣泛出現,可作為奧陶紀的一個標準化石,對劃分地層時代及研究古地理有重要意義。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