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題:北京力推社保減免為企業紓困
新華社記者陳旭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密集出臺系列支持穩就業、保就業政策,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為紓解企業經營困難,減輕企業人力成本,北京力推社保減免政策,減半征收或免征企業、社會團體社保費,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節省資金2000多萬元,社保費減免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軟通動力信息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總監丁華說,作為一家位于海淀區的數字化服務高新技術企業,海淀社保中心‘不見面’服務讓企業及時享受到了優惠政策。
丁華介紹,受疫情影響,產業恢復遲緩,由于員工眾多,大型企業面臨較大的運營壓力。“我們這部分資金用于員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福利補貼,對于疫情期間穩定就業崗位有很大幫助。”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徐熙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北京市人社局相繼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上半年共為企業減免社保費用800多億元,返還失業保險費26億元。截至7月底,北京市新增就業14.1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5%以內,整體上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記者了解到,從3月開始,北京密集出臺各項減免政策,減半征收大型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類社會組織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征中小微企業和其他特殊類型單位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對中小微企業而言,僅養老、失業和工傷這三項保險,到年底合計每個職工平均能少繳近1.4萬元,大大減輕了企業的人力成本負擔。”徐熙說。
作為吸納就業的重要產業,餐飲業在疫情中受到了較大的沖擊,不少餐飲門店停業、營業額銳減。但在北京市社保減免相關政策的幫助下,借助“北京消費季”的刺激,一些餐飲企業正在奮力恢復元氣。
“我們是一家住宿餐飲企業,員工有200多人。”朝陽區某餐飲企業負責人劉經理告訴記者,體量越大、轉型越難,疫情期間,企業幾乎沒有收入,資金運轉不暢。社保費減半征收,每月可為該企業節省成本約41萬元,給企業生存與轉型發展提供了喘息的機會。
初秋的北京,記者在三里屯、西單、王府井等商圈看到,一批網紅餐廳、網紅寵物體驗館等新業態的出現,推動商圈快速回暖,北京主要商圈重現往日熱鬧氣氛。“近期進店的消費者明顯增多了。”三里屯SOHO的一家柯基犬體驗館店長朱先生介紹,最近周邊新開了許多以寵物為主題的體驗館,寵物體驗消費正成為一股新潮流。
北京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郭青松介紹,此次社保減免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減輕了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沖擊。截至目前,共為中小微企業減負400余億元,人均每月減負1250元。從產業類別看,第三產業減負效果最突出,每月減負近100億元,占每月減負總額的86%。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陳斌開認為,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具有非對稱效益,尤其是當下企業經營遇到困難,在幫助企業紓解困難、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支持穩定和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穩健發展和穩就業保就業具有重大意義。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