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9月16日電(記者陳國峰)沿著蜿蜒的山路,路過幾個小村子,一輛帶有“行走的醫生 流動的醫院”字樣的巡診車,停在了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西河鎮東小莊村的醫療服務點。
又到了淄川區東坪衛生院服務隊下村巡診的日子。車停下后,醫生們麻利地從車上拿下血壓計、聽診器,急匆匆往幾個老病號家走去。
“大爺,這是治療心臟病的藥,一天兩次,一次兩粒,舌下含化,現在天氣涼了,一定要按時吃藥,有不明白的隨時給我打電話。”在村民陳家停家里,醫生司書玲給老人量完血壓后,詳細介紹藥品的用法。
東小莊村位于淄川區東南部,是典型的山區村,也是省級貧困村。村里留守老人多,因村內沒有衛生室,看病就醫問題一度成為村民們最頭疼的事。
“孩子們長年在外邊,我自己行動不便,老伴兒也因之前做過腦部手術記性時好時壞,有點小痛小病的就拖著。現在好了,醫生上門來給我們看病檢查,5天一次,風雨無阻。”陳家停說。
在淄川區,像東小莊村這樣的醫療“空白村”有70個,常住人口近萬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群眾2000多人,而且大都是老、弱、殘、貧群體。這些“空白村”距離衛生院遠的達十幾公里,再加上農村交通不便,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突出。
從2019年7月起,淄川區開展了“行走的醫生 流動的醫院”醫療服務巡診,每個山區衛生院配備兩輛醫療巡診車,城區及近郊衛生院各配備一輛,全區共計25輛醫療巡診車將醫生送到群眾家門口。同時,淄川區在70個醫療“空白村”打造了醫療服務點,方便“流動醫生”在此為群眾看病。
在張莊衛生院所轄的東莊村醫療服務點,室內干凈整潔,還配備了電腦、診斷床、血壓計、聽診器、血糖儀、身高體重計等診療設施和一些常見病所需的藥品。“醫療點門口設置了醫務公示欄,將服務點的巡診時間、醫務人員的信息、家庭醫生簽約的團隊信息一一公示,讓村民掌握就醫時間,或根據醫生信息打電話咨詢。”張莊衛生院院長賈希軍說。
近日,太河中心衛生院醫生車中京在雙山村醫療服務點巡診時,聽到有村民呼救,原來是村里的一位老人鋤地時突然暈倒,脈搏幾乎觸摸不到,大小便失禁。車中京立即進行搶救,清理她口腔里的異物,并做了急救處理。3分鐘后,這位老人清醒過來,由及時趕來的120急救人員送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俺這村人口不多,在家的都是年紀大的老人,要是沒有車大夫在,還不知會怎樣呢!”村民們不禁感慨。
一輛小小的巡診車,不僅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老百姓身邊,還在應對一些突發事件時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去年抗擊“利奇馬”臺風過程中,25輛醫療巡診車第一時間轉換為救援車,累計安置轉移受災群眾3500余名;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巡診車又迅速轉換為轉運車,累計轉運密切接觸者和疑似病例1500余人。
如今,“行走的醫生 流動的醫院”巡診車已經成為淄川山區老百姓的“健康守護者”。當地老百姓感嘆,巡診車不僅開進了山里,也開進了群眾心里。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