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補短板 筑高地 北京城南迎來發展新空間
新華社記者 關桂峰
相比于城北,北京城南一度是發展的“洼地”。2010年至今,北京已實施三輪城南行動計劃,集中推行了一系列重大項目和支持政策,總投資超過10000億元。如今,北京南部地區公共服務短板進一步補齊,交通基礎設施和生態改善,高精尖產業聚集,不斷筑就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北京城市南部地區包括豐臺區、房山區、大興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居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中間,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區域。
記者從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2018年至2020年,北京實施了第三輪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推動實施項目193項,完成投資約3000億元。2017年至2019年,南部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高出全市1.5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7.8%,高出全市4.4個百分點,城南地區造血功能進一步增強。
如今,居住在城南地區的居民正擁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
以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線高速為代表的一批骨干交通項目竣工投用,豐臺火車站作為城南地區重要鐵路樞紐計劃于2021年全面開通運營;
以青龍湖森林公園、南海子公園(二期)為代表的一批城市森林公園逐步對外開放:
以北京天壇醫院新院區、人大附中豐臺學校等為代表的一批優質醫療和教育資源加快向城南地區轉移;
累計疏解一般制造企業236家,城市空間更加清朗,累計完成“留白增綠”3015公頃,城市綠色空間顯著擴大。
曾經的批發市場變身為南苑鄉久敬莊公園,吸引周邊居民來這里遛彎健身,公園里還建有籃球場、乒乓球場等活動場地。“以前散步休閑要走很遠的路,現在公園就在家門口,以前周邊環境臟亂差,現在太美了!”家住公園周邊的居民孫麗說。
幾年間,城南地區高精尖產業加快聚集,初步形成高端汽車與新能源智能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百億級產業集群。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掛牌26個技術創新中心和13家產業中試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100家;在麗澤金融商務區,中華聯合保險、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等一批高端金融資源加快聚集,入駐金融類企業374家。
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是房山區產業優化升級新高地。在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園區東側,總投資136億元的京東方生命科技產業基地已開工建設,未來將建成“醫教研產用”一體的智慧醫工核心能力中心和一家三級綜合數字化醫院。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談緒祥說,北京將編制實施第四輪城南行動計劃,進一步補齊短板,提高綜合承載力,打造具有吸引力的首都發展新高地和新的增長極。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