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高敬)執法部門、司法機關要嚴格落實法律職責,堅持“嚴”字當頭,依法加大監管力度,嚴懲重處污染違法犯罪行為,讓生態環保法律制度的牙齒有力“咬合”。
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落實情況的調研報告這樣建議。這份報告2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2018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2018年7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加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今年6月至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決議貫徹落實情況的專題調研。
調研報告顯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體系和能力建設不斷加強。2019年,全國共下達環境行政處罰決定書16.28萬份,罰沒款數額總計118.78億元。2018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污染環境案件1.2萬起。
司法保障更加有力。2018年以來,各級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審環境資源刑事案件8.9萬件,民事案件近51萬件,行政案件12.3萬件。2018年8月以來,各級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3.5萬人,依法加大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
同時,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投入力度持續加大,2019年全國財政生態環保資金支出超過1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11.9%。10%的環保技術實現國際領跑,環保技術裝備專利數位列全球第一。
調研報告同時指出,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善,法律責任落實有待加強,執法監管能力水平需進一步提高。
調研報告建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織密法治網,同時要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推動污染防治工作深入開展。執法部門、司法機關要嚴格落實法律職責外,還要加強基層環境執法能力建設,提高執法監管水平,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大對破壞生態環境案件的起訴力度,加強檢察機關提起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工作。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