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評論員:唱響人類和平與發展的主旋律——評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的重要講話
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 時代的最強音,在國際舞臺中央奏響;人類進步的主旋律,在世界人民心頭激蕩。
“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聯合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理念,系統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路徑,以宏大倡議和實際行動回應時代命題,譜寫了國際關系發展的新篇章。習主席講話期間,不同膚色的各國代表十余次報以熱烈掌聲,體現了世界對中國理念的廣泛認同,表達著人類攜手開創未來的共同心愿。
70年時光荏苒,回首往昔,各國經過浴血奮戰,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創建了以聯合國為核心、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戰后世界經濟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交融互鑒,無不得益于這用血淚澆灌的成果、富于遠見的創舉。駐足當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浪潮方興未艾,人類既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有需要認真對待的新威脅新挑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際社會如何維護持久和平,不同國家如何實現共同發展,既是聯合國必須擔負的崇高使命,也是各國矢志探索的共同命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只有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攜手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發展,不斷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事業。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出的五點倡議,向世界展現了“五位一體”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布局和總路徑。“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就是要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意味著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觀念,防戰爭禍患于未然;“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就是要兼顧效率和公平、秉承開放精神,實現“大家一起發展”;“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關鍵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學互鑒,實現人類文明創造性發展;“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關鍵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系統主張具有寬廣深邃的歷史視野、統籌全局的戰略思維、主動進取的創新精神,既是中國國際秩序觀的創新與發展,也是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的繼承和弘揚,為國際關系發展提供了新理念、開辟了新遠景。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領導人基于歷史經驗和人類未來走向作出的正確判斷,并已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生動實踐。“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范圍”“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于發展中國家”,莊嚴宣示的背后,是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務實行動。從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到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再到未來5年內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習主席宣布的一系列舉措,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個大國的責任擔當,表達著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堅定決心。
從美國西部門戶西雅圖,到政治中心華盛頓,再到多邊國際舞臺紐約,習主席7天訪問行程圓滿落幕。這次成功訪問具有豐富戰略內涵,對中美兩國關系的未來、全球和平發展進程影響深遠。“讓鑄劍為犁、永不再戰的理念深植人心,讓發展繁榮、公平正義的理念踐行人間!”我們堅信,一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中國,必將與各國攜手前行,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