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辛儉強)中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同周邊國家關系如何發展?周邊鄰國如何看待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亞洲人民如何描畫未來的圖景?
習近平主席7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從戰略高度和自身角度的深邃思考,談合作、講和平、謀發展,為中國與周邊國家深化合作指明方向,為共建亞洲美好家園描繪藍圖。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這方面,中新兩國合作走在亞洲前列。
建交25年來,中新兩國一直以“先行者”姿態帶動地區合作,把互利合作同國家發展戰略相結合,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合作之路。此次習主席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雙方一致同意將兩國關系定位為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伙伴關系,為兩國合作注入新動力,為地區合作樹立新典范。
鄰居可以選擇,鄰國不能選擇。應當看到,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亞洲國家數量眾多,各國之間文化、信仰、制度不盡相同,但各國利益日益融合,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與此同時,亞洲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也是熱點敏感問題較多的地區,亞洲國家如何相處,關乎各國生存和發展,關乎地區穩定與繁榮。
近些年,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經濟迅猛發展,在國際舞臺上的分量越來越重,一些國家隨之對中國的發展表示出憂慮,甚至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國際上大肆渲染和鼓吹所謂“中國威脅論”。正所謂“強不執弱,富不侮貧”,需知國強必霸不是歷史定律,這完全是一種“零和思維”在作怪。
周邊是中國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中國的發展不是孤立的發展,必須要和周邊國家的利益和命運聯系在一起。唯有如此,中國才能擁有和平友善的周邊環境。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我們的戰略選擇和鄭重承諾。”習主席的講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展示了中國對鄰國的誠意和善意,表達了同周邊國家一同打造命運共同體的意愿。
習近平主席通過牢固的傳統友誼紐帶、宏大的“一帶一路”倡議、光明的互利共贏前景,將中國同周邊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更加緊密聯系在一起。
習主席在演講中,就新形勢下中國同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周邊國家關系提出4點主張。第一,共同維護和平安寧。第二,深入對接發展戰略。第三,積極開展安全合作。第四,不斷鞏固人緣相親。這四點主張,為中國同周邊國家關系發展指明路徑,體現了中國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
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中國愿意為周邊國家提供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讓周邊國家人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實惠。
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既然是搬不走的鄰居,亞洲各國間就應誠心誠意相處,一心一意共謀發展,攜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發展成果,尋求合作共贏的最大公約數。
亞洲,是中國同周邊國家共同的家園。中國的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發展互為機遇,唯有持續深化亞洲各國的互信與合作,共同走穩走好和平發展、共同繁榮之路,我們共有的家園才更美好。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