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平壤10月18日電? 通訊:又到農忙豐收時——朝中友好宅庵合作農場訪問記
新華社記者江亞平 程大雨
一年一度秋風勁,又到農忙豐收時。
18日上午,朝鮮首都平壤近郊,二三十名中國人正在一個農場稻田里揮動鐮刀,金黃的稻子被快速割下,然后整齊地擺放在一邊。不一會兒,一大片稻田已收割完畢。
這座農場名為“朝中友好宅庵合作農場”,這些收割莊稼的中國人則是中國駐朝鮮大使館的外交官及工作人員。每年秋收,他們都會來這里勞動,分享豐收喜悅,了解農業發展,并與當地人共同探討如何把宅庵農場辦得更好。
宅庵農場始建于1953年。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陪同下到農場參觀訪問,翌年農場被命名為“朝中友好宅庵合作農場”。
已在朝鮮工作3年多的中國駐朝鮮大使李進軍對宅庵農場深有感情,每年春秋兩季都要帶領使館工作人員來這里干農活,同時深入了解情況,提出建議,推動農場發展。
這次來訪,李進軍在宅庵農場管理委員會負責人鄭明哲陪同下,首先來到一個養雞棚。這里是中國大使館去年幫助農場建設的養雞場。當看到2000只小雞在嶄新的棚內嘰嘰喳喳覓食時,李進軍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鄭明哲告訴記者,農場計劃每年至少養殖1萬只肉雞,蛋雞養殖也將于明年春天啟動。這樣不僅能給市民供應雞蛋,也解決了養雞場的雞苗問題。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鄭明哲說,宅庵農場良好發展和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中國政府和駐朝使館多年的關心幫助。宅庵農場是朝中友好的象征,他們將更加努力搞好農業生產,不辜負中國同志的幫助。
談到未來發展時,鄭明哲說,農場明年準備建設一個綜合畜牧場,并新建一些生活服務設施,未來還準備走畜牧業與種植業等綜合發展的循環經濟路線。農場未來發展目標一是普及機械化,二是運營企業化,這樣才能真正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
李進軍對此深表贊同。他認為,宅庵農場在實現農業機械化方面大有可為,使館將在力所能及范圍內一如既往地為宅庵農場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我們的心愿就是要把這個農場辦成朝鮮的示范農場和中朝友好合作的典范。”李進軍說。
同行的朝鮮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委員長兼朝中友好協會委員長樸京日表示,今年是金日成同志和周恩來總理到訪宅庵農場60周年,也是朝中友協成立60周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中方對宅庵農場十分關懷,給予大量幫助,給農場帶來了很大變化,朝方對此十分感謝。
據鄭明哲介紹,宅庵農場占地面積約500公頃,目前有約2300人生活在農場里,其中農業勞力占一半左右。農場現在已經走上了多種經營的道路,除了種植水稻、玉米、小麥、大麥、土豆和蔬菜等農作物外,還發展了畜牧業、養蜂、養魚等產業。雖然朝鮮今夏持續高溫天氣,農場的玉米和水稻等農作物生產受到影響,但收成仍好于去年。
鄭明哲指著農場剛蓋好的新房對記者說:“等你們明年來的時候,我們的不少農民都將搬進新居,屆時你們將看到一個更加美好的宅庵農場!”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