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專家聚會討論世界遺產與可持續發展 通過《黃山共識》 新華社記者 肖瀟 編制
新華社合肥11月3日電(記者陳尚營、劉方強)第三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與可持續發展黃山對話會2日在安徽省黃山市閉幕。對話會主題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助力可持續發展”,會議討論并通過了《黃山共識》。
《黃山共識》強調天空地一體化的空間技術服務于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巨大潛力,呼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空間技術應用于名錄遺產可持續發展的合作,加強信息共享,促進文化交流,積極推廣中國黃山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努力將全球名錄遺產地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地。
對話會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主辦,黃山風景區管委會承辦。對話會期間,與會專家學者舉行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災害風險評估與防范”“‘一帶一路’名錄遺產合作與發展”等5場專題分享會以及一系列專家主旨報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等國際組織代表,中國相關主管部門代表以及國內外專家學者代表共計180余人與會。
舉辦方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世界遺產共有1092個,分布在170個國家和地區。此外,還有已列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686個,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140個,這些統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覆蓋大片陸地和海洋面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羅思樂博士說,2018年是第一批世界遺產列入名錄40周年,“盡管世界遺產對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大家也都認可世界遺產有助于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然而在主流的可持續發展討論中,世界遺產經常被大家遺忘”。
在今年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第30屆國際協調理事會上,黃山被批準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為集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于一體的自然保護地。這已是黃山第三次舉辦對話會,前兩次對話會分別于2014年和2016年在黃山舉行。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