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6月22日電 專訪:氣候變化深刻影響能源政策——訪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
新華社記者任珂
德國氣候變化問題專家、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奧特馬爾·埃登霍費爾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氣候變化深刻影響著能源政策等,將在未來政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他表示,如今碳排放定價已是德國以及歐盟的一個重要話題,未來有望促進能源結構轉型。
埃登霍費爾說,德國等發達國家正在進行的能源結構轉型,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如今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已占總發電量的38%,并將在2038年前放棄煤炭,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他認為,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吸取德國和歐洲的一些教訓,比如沒有設立碳交易最低價格導致交易價格大幅降低時,低碳產業的投資熱度受到嚴重影響。
埃登霍費爾長期擔任德國政府氣候政策顧問,是全球氣候變化方面的權威學者。他曾擔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三工作組聯席主席,他領導撰寫的評估報告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當前氣候變化總體形勢不容樂觀,且放大了貧富差距。”埃登霍費爾說,這一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在德國,絕大多數政黨都在談論“如何應對”而不是“是否應對”氣候變化,這已經是一個巨大進步。
“在氣候談判中,中國非常有建設性。”埃登霍費爾說,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協調合作,而中國是一股積極的力量。氣候變化將越來越深入影響政治和社會議題,期待德國等歐洲國家與中國加強在這方面的合作。
他建議雙方加強在大學和科研機構間的交流與合作,一起研發新的低碳技術。雙方還可以繼續就整合雙方碳交易市場等具體事項開展合作和探索,從而推動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氣候變化談判。
埃登霍費爾對中國的減排努力和成就高度贊賞。他說,他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工作期間,與中國同事保持了很好的合作關系。中國政府對氣候變化高度重視,且完全清楚當前形勢和問題。應對氣候變化,也與中國的發展戰略和目標高度契合。因此他對中國未來繼續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充滿信心。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