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8日電 題:小巨人,大能量——進博會上“隱形冠軍”帶來的啟示
新華社記者侯雪靜、何欣榮
正在舉行的第二屆進博會上,有一群特殊的參展企業。它們個頭不大,但能量卻很大;往往只專注一件事,卻不為人熟知,被譽為“隱形冠軍”。除了展示“高精尖”產品,來自全球的“隱形冠軍”也展示了把夢想變成現實,把設計變成實物,以卓越推動行業進步的實業品格。
“隱形冠軍”這一概念由德國中小企業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在1986年首次提出,成為衡量一國制造業基礎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7日,赫爾曼·西蒙在第二屆進博會的配套活動“隱形冠軍發展高峰論壇”上指出,在德國貢獻出口最多的往往不是大企業,而是各領域的“隱形冠軍”。
行走進博會展館,記者一路也發現了不少“隱形冠軍”。他們的成長經歷、發展理念,給正在轉型升級、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中國企業帶來啟迪。
——不追求產業鏈的大而全,而是小而美
裝備展區,德國企業克魯斯生產的焊接機器人手臂上下翻飛,可以連續焊接8個小時……這家到2019年恰好成立百年的企業是焊接機器人領域的“隱形冠軍”,也是今年進博會的“新面孔”。
克魯斯長期深耕電弧焊領域,是焊接設備行業的“隱形冠軍”。在一個焊接點上,100年來做出約500項專利,占國際高端電弧焊市場70%的份額。
“從0.5毫米到450毫米,即從兩張紙到兩堵墻的厚度都能焊”,在三峽大壩、復興號高鐵、東風系列導彈、長征運載火箭等項目上都留下了克魯斯的身影。
“我們只做別人做不了的,從不追求產業鏈的大而全,在一項技術上做到極致。”克魯斯中國副總經理李曉鵬說,無論多難的項目我們從不說“不”,而會針對市場技術難點制定研發計劃。
在一次次突破中洞見未來,提前布局引領發展。李曉鵬說,領先行業5-10年讓我們可以清晰判斷市場的發展方向,提前布局人才和產品,滿足行業發展需求。
追求行業絕對領先地位助推企業走向價值鏈高端。專注一點看似市場變窄,一旦走向市場高端,企業可通過“技術溢價”帶來超額利潤。李曉鵬說,去年克魯斯(中國)人均產值500萬元,未來3年產值將再翻一番。
——擁有“獨門秘笈”,解決實際“痛點”
在進博會的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美國企業瓦里安的展臺上人頭攢動,展出在亞太地區首發的Ethos智慧放療平臺。
該平臺在人工智能驅動下,可以將MR、CT、PET等多模態的影像進行自動融合,從而精準捕捉腫瘤的動態變化,為患者開出個性化的“4D處方”,最大程度減少治療的副作用。
作為癌癥放療領域的“隱形冠軍”,瓦里安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放射治療。“目前瓦里安每年為中國的60萬名患者提供治療,我們的目標是未來要翻番。” 瓦里安醫療大中華區總裁張曉說。
——用“工匠精神”打磨產品,在一件事情上做到極致
出現在本屆進博會上的新日本工機株式會社(SNK)有著120多年的歷史,是日本汽車模具領域的“隱形冠軍”。
在汽車沖壓模具生產上,“進料速度一般6米/分鐘,我們達到了20米/分鐘,領先行業5-10年。”SNK中國公司總經理助理徐峰說。
10年領先的背后是30多年的研發投入。“我們用了30多年的時間研發到第8代技術,才做到今天的行業地位。”徐峰說,公司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要沉下心來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開放融通的中國,吸引來自全球的“隱形冠軍”前來分享發展的紅利。
“此前我們只參加專業展,進博會是我們參加的第一個綜合展。”李曉鵬說,近兩年克魯斯在華銷售呈現約50%的“階梯式”增長,目前生產的機器人一半都銷往中國。“我們未來將加大產能,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
開放融通的中國,成為全球“隱形冠軍”的最佳市場。
“中國的發展跳動著全球創新的脈搏。更加開放的市場,也必將為全球帶來更多新增長點,推動行業‘隱形冠軍’跳躍式增長。”徐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