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國際觀察)涉俄二戰“歷史敘事”之爭再起
新華社記者朱瑞卿
一名俄羅斯網友9日在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當天,將一張記錄蘇聯紅軍攻克柏林的黑白歷史照片重新上色,突出還原了蘇聯國旗的顏色,并將這張照片上傳至社交媒體臉書,但臉書卻以違反相關規定為由暫時封停了這名俄羅斯網友的賬號,這引起俄方不滿。
分析人士指出,俄方原本期待通過今年舉行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慶祝活動改善與西方關系,但美國近日卻在二戰歷史問題上向俄羅斯“挑事”,意在拉攏波蘭等在這一問題上與俄羅斯有分歧的中東歐國家。圍繞俄羅斯在二戰中作用的“歷史敘事”之爭正被重新挑起。
俄美“嘴炮”交火
俄羅斯與美國近期圍繞二戰歷史問題齟齬不斷。美國國防部日前發布文件稱,“二戰始于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
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則在一檔電視紀錄片中說,一些國家試圖通過“篡改歷史”解決國內政治問題。蘇聯為贏得二戰勝利犧牲了2700萬人,“我們不能原諒那些試圖篡改歷史的人”。
隨后在美國當地時間8日,即紀念二戰勝利日當天,白宮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說,美國和英國戰勝了納粹德國,美國精神永遠勝利。美國這種無視蘇聯在二戰中貢獻的說法隨即引發俄方不滿。一些俄羅斯網友用重新上色的蘇聯紅軍攻克柏林的照片回復白宮,以表達不滿。
俄羅斯外交部于10日回應了白宮的表態,敦促美方在當下俄美關系正處于“困難時期”的情況下,不要讓“有關1945年的記憶”成為兩國間的新問題。
俄羅斯外交官員近期也多次重申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不容污蔑。俄駐美大使安東諾夫9日說:“盡管不是所有人都樂于見到我們取得的勝利,還有人試圖修改歷史的教訓,但俄羅斯不會允許任何人無視蘇聯在擊敗納粹中發揮的作用。”
美國和俄羅斯曾于4月25日就易北河會師75周年發表聯合聲明。聲明說,美蘇軍隊在易北河會師預示著納粹政權的最終失敗。分析人士認為,俄美雙方聯合發表這一聲明十分罕見,一度釋放出俄美摒棄分歧的友好信號。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專家張一飛指出,美國對外政策一向具有“邊打邊拉”的特征,針對某國或某一問題的立場會隨自身利益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美國近期在二戰歷史問題上對俄羅斯展示出兩種不同態度并不奇怪。美國此次無視蘇聯二戰期間貢獻,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拉攏部分北約國家,加強北約凝聚力,阻礙俄羅斯與歐洲國家緩和關系。
俄波難越歷史鴻溝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無視俄羅斯在二戰中的作用,目的之一是以此拉攏以波蘭為代表的一些中東歐國家。這些國家長期以來在二戰歷史問題上與俄羅斯存在巨大分歧。特別是波蘭一直對蘇聯在二戰中的作用持否定態度,不承認蘇軍解放華沙。俄方則一直指責波蘭篡改歷史。這一分歧成為影響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問題。
今年以來,隨著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的臨近,俄波在歷史問題上的矛盾再次發酵。今年2月,波蘭駐德國大使普日倫布斯基稱,蘇聯沒有在粉碎納粹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而是借二戰攫取了“最大利益”。俄羅斯駐德國大使館隨后回應說,這是波蘭政府試圖篡改歷史的又一事實。俄國防部日前還公開了10起今年以來在波蘭境內發生的蘇聯士兵墓地和二戰紀念碑被毀事件。
與此同時,波蘭作為北約“橋頭堡”,與美國的關系日益走近。增加美國駐軍數量、從美國購置F-35戰機、積極推動北約東擴,波蘭的這些動作已經引起俄羅斯警惕。
俄《報紙報》評論說,如果俄羅斯和波蘭希望改善關系,那么二戰歷史就是難以逾越的鴻溝。二戰對兩國來說都是痛苦的回憶,但共同的痛苦沒能令兩國團結起來,反而滲透到了兩國關系的各個方面。(參與記者:王晨笛)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