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蒙古朱日和8月1日電?題:信息巨網聯三軍——走進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信息通信方隊
王玉山、徐登峰、李森
信息主導,決勝千里。
“向右看!”在將軍領隊、第76集團軍副軍長楊毅的帶領下,信息通信方隊以一往無前的氣勢通過檢閱臺。
在建軍90周年閱兵中受閱的信息通信方隊主要依托第76集團軍某勤務支援旅組建,由4輛散射通信車、4輛衛星通信車、4輛干線節點車和4輛無線電接入節點車組成,全部是我軍新近研發列裝的。
這是人民軍隊的信息通信保障力量,首次以單獨模塊呈現在世人面前。
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
自建軍以來,通信部隊始終是我軍不可或缺的兵種之一。1927年,我軍就組建了有線電通信、運動通信和簡易信號通信分隊。1930年,紅軍在第一次反“圍剿”作戰中,繳獲了一部15瓦無線電臺,并于1931年1月建立了第一個無線電隊。我軍通信事業從此踏上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光輝發展歷程。
無論是長征中“四渡赤水”用兵如神,還是西柏坡一部電臺指揮全國,通信兵都扮演著戰爭中至關重要的角色。1941年10月,毛主席親自為通信部隊題詞:“你們是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軍聯合作戰體系日趨完善,信息通信保障力量也向著具有無縫互聯互通能力、廣域網系覆蓋能力、快捷應急機動能力、高效信息處理能力、實時頻譜管控能力、綜合安全防護能力的目標發展。
昔日的“千里眼”“順風耳”,在強軍興軍的時代洪流中,闊步前行。
人民軍隊更加“耳聰目明”
“信息化戰場,信息通信是支撐、是平臺。”作為指揮員,楊毅深知一張打不斷的信息巨網對決勝未來戰場意味著什么。2014年,他親自參與了這批信息通信新裝備的列裝,對每件裝備的技戰術性能了如指掌。
回望90年崢嶸歲月,紅軍創建初期常常因不能及時溝通信息貽誤戰機。今天,從電臺頻率到“IP協議”,從短波到有線、衛星、超短波,從語音通到視頻通、網絡通、文電通……人民軍隊愈發“耳聰目明”。
這次受閱的散射通信車、衛星通信車、干線節點車、無線電接入節點車等裝備,能夠在任何復雜環境下迅速搭建起完整嚴密、快捷便利的網絡體系,具備了全時通、全域通、全頻通的保障能力,為我軍聯合作戰構建起堅實的信息通信支撐。
“散射通信車適用于復雜地形的遠距離通信;衛星通信車就是一個活動的衛星地面站;干線節點車構筑起作戰地域的骨干網絡;無線電接入節點車一舉解決動中通難題……”這個方隊裝備保障組組長、某勤務支援旅副參謀長周明俊自豪地說,4種裝備布下信息“天羅地網”,我軍信息通信正向無縫化、扁平化、一體化、智能化昂首邁進。
信息化戰場更加“四通八達”
幾年前,新裝備列裝后,這個旅按照先理論后實踐、先模擬后實裝、先分練后合練、先技術后戰術的步驟,尋求新裝備形成作戰保障能力的切入點——
按裝備作戰能力進行調整重組,更好發揮裝備作用;針對一體化程度高的實際,大力開展一專多能訓練;主動更新作戰理念,創新一大批符合全程全時全域指揮作戰的戰法。
列裝僅10個月,這個旅就參加了“聯合行動-2015”演習,在高原陌生環境中首次使用就生成了通信保障能力,還首次在山地狹長地形實現動中視頻通、文電通。
砥礪奮進,創新不止。
在一代代英雄的通信兵努力下,如今的信息化戰場,打通了通信“最后一公里”,扁平化網絡已經連通到班排、單兵,實現了“將軍指揮到士兵”;柵格化網絡讓通信鏈路四通八達,不僅打不斷,還能隱藏指揮關系,遁于無形;通信保障從過去“走起來一大串,停下來一大片”,到現在“依車建所、車走所走、通聯不斷”,通信兵靈活性越來越強,智能化越來越高,戰場“存在感”越來越低……
“通信兵的戰場,較量無聲,對抗無形,卻貫穿作戰全程,影響勝負全局。”楊毅說,今天,新一代信息通信保障力量正昂首奔向未來。
-
換羽騰飛展雄姿——走進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裝備保障方隊
隨著新型裝備逐漸列裝,人民軍隊正從“兩條腿一桿槍”的摩托化到“高效感知、協同作戰、精確打擊”的信息化轉變。2017-08-01 16:42:42
-
工化精兵顯神通——走進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工程防化保障方隊
方隊由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抽組組建,4輛綜合掃雷車、4輛輪式裝甲工程車、4臺輪式沖擊橋和4輛噴灑車展示著我軍新一代工程防化保障力量的嶄新風貌。2017-08-01 16:28:36

-
不懂唐詩,就不是中國人嗎?
2017-08-01 13:31:55
-
李稻葵:我們從中國古代人均GDP中發現了什么?
2017-08-01 13:31:55
-
【趣味測試】看看你更適合當什么兵?
2017-08-01 09:09:33
-
建軍90周年!盤點郵票里的“八一”建軍節
2017-08-01 09:10:48
-
美教授開除中國留學生,帶來哪些反思?
2017-08-01 09: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