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薛楓)8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劉芳震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與網友在線交流。談到鄉村振興時,劉芳震表示,恩施州將實施產業發展提升、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增加農民收入、基層治理創新、村民素質提升等五大工程,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劉芳震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 新華網 楊锘攝
以下為訪談內容:
新華網:恩施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方面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措施?
劉芳震: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將給恩施州帶來更多政策紅利和發展機遇。我們將牢固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認真領會鄉村振興的新內涵、新要求、新標準,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積極謀劃政策舉措和實施路徑,全力推動工作落實,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一是打造產業興旺的高地。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全國知名生態富硒產業基地和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全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生態環保、功能完備的都市田園綜合體,大力促進三產融合,推動農業大州向農業強州轉變。
二是打造生態宜居的勝地。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水、電、路、網、氣等建設,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圍繞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環境污染問題,建立完善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體系,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危房清零行動,積極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精準滅荒”工程,讓農村變得更加美麗。
三是打造生活富裕的寶地。積極推進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三鄉工程”,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盤活鄉村空閑資源,加快“村民變股民、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的步伐,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積極探索“扶貧+”鄉村旅游、“扶貧+”生態農業、“扶貧+”農村電商等模式,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積極引導企業與農民廣泛開展合作,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創業就業,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四是打造鄉村治理的陣地。以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為重點,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探索推行“黨建+集體經濟+鄉村治理”的模式,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三治合一”鄉村治理體制。
五是打造鄉風文明的福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決破除陳規陋習,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大力實施“百千萬文化扶貧工程”,發揮基層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實現鄉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