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地“往事新說”)嚴懲任性“釣翁” 擦亮“金色名片”
新華社南昌9月15日電? 題:嚴懲任性“釣翁” 擦亮“金色名片”
新華社記者賴星
1987年12月,新華社記者暗訪發現,南昌一些機關和企業干部備上魚竿魚簍涌向鄉間,他們專揀自己權力和關系所及的魚池垂釣,分文不付便滿載而歸,名為釣魚,實為掠奪。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出臺,許多過去認為難以解決的作風建設問題得到解決。近年來,南昌市通過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開展“一桌餐”“謝師宴”“私車公養”等專項整治,嚴懲任性“釣翁”,把作風建設這一張“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舊聞往事】1987年12月,新華社播發了江西分社記者采寫的《城里有權的大小“釣翁”到南昌郊區釣魚成風,集體和農民管吃管喝管貼叫苦不迭》。那時,南昌市城鄉刮起了一股釣魚風,有的機關和企業干部或電話預約,或提前“招呼”,專揀自己權力和關系所及的精養高產魚池垂釣,一些鄉村和水產場懾于各種壓力,不敢怠慢,只好茶點相迎,酒菜款待。有一名養魚場場長每逢星期六就要往外躲,他說,只要接到了電話,陪釣不算,還要賠錢、陪飯,實在陪不起。
這一釣魚公害甚至發展成互相“垂釣”,管物的干部來釣魚,村里便“釣”到了平價鋼材;管緊俏商品的干部來釣魚,承包戶就“釣”到了化肥、彩電……
2016年9月14日,在泉南高速蓮花收費站,江西省蓮花縣紀委暗訪督察組在檢查公車私用情況。新華社記者 賴星 攝
【今日新聞】中秋已至,國慶臨近,糾治“四風”又迎來新的節點。每逢年節假期、重要會議等時間節點,江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都會遴選典型問題進行曝光,持續釋放正風肅紀的強烈信號。
今年中秋節前夕,南昌市點名道姓通報了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比如,2018年6月,高新區麻丘鎮城管中隊中隊長姜陶衛收受管理服務對象所送高檔煙酒;同年中秋節期間,再次收受高檔香煙和月餅禮品。2019年4月,姜陶衛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所得予以收繳。
作風建設,貴在久久為功。近年來,南昌市緊盯“四風”問題,大力整治“一桌餐”“私車公養”“公差私旅”、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2018年,全市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388起,處理558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96人。
南昌市紀委常委黃細華介紹,在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背景下,有的黨員干部又出現不敢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問題。為此,南昌市通過聚焦“怕慢假庸散”,不斷深入開展作風建設。2018年,全市已曝光存在作風不實、作風漂浮等問題159個,問責領導干部212人,問責黨組織19個。
2015年10月29日,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青云鎮園林社區的紀檢監察干事(左一、左二)與兩位老黨員交流對黨員廉政的感想和體會。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往事新說】優良的黨風能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匯聚起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黃細華說:“我們針對具體領域、具體行業開展專項整治,并通過媒體問政等舉措問出問題癥結,問出老百姓的心里話,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了強力震懾效應,干部作風明顯好轉,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2017年11月16日,在江西吉安市萬安縣羅塘鄉經管站,紀委干部在進行產業幫扶資金發放的信訪初核。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記者評述】全黨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作為專項整治的重要內容,為深入推進作風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斷強化不敢的震懾、扎牢不能的籠子、增強不想的自覺,才能讓“金色名片”永不蒙塵。